顛覆全球秩序!川普「短短就職50天」掏空美國 盟友陷危機難拾信任

▲美國總統川普宣誓就職短短50天,爲全球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帶來巨大轉變。(圖/路透)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在宣誓就職後的短短50天以內,對美國與全球秩序帶來巨大變革!他的決策顛覆了美國自二戰以來80年間在建立國際體系時付出的努力,爲盟友、地緣政治平衡以及全球經濟構成深遠影響。儘管他未正式提供明確戰略規劃,卻在俄烏戰爭、國際盟友關係與全球軍事佈局等方面做出重大調整,使美國外交立場發生劇烈轉變。

美媒《紐約時報》資深記者桑格(David Sanger)主要撰寫關於總統、國家安全的新聞報導,曾有采訪6任美國總統的經驗,最近他親自撰文,怒批川普宣誓就職總統後爲美國帶來的巨大層面影響與改變,包括覬覦盟國領土、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與盟友唱反調,導致盟友之間互信關係破裂、難以修復。

首先,川普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出現根本性轉變。他不僅中斷了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還限制美國商業衛星向烏軍提供情報,此舉讓基輔當局在戰場上的處境更加艱難。外界分析,認爲此決定部分源於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私人矛盾;另一方面,則顯示出川普質疑,美國是否應繼續參與歐洲安全事務。同時,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與俄羅斯、朝鮮一致,反對一項將莫斯科定義爲侵略者的決議,這一舉動令傳統盟友震驚。

在盟友關係方面,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竟與俄羅斯、北韓(朝鮮)保持一致,而川普對北約(NATO)的態度進一步動搖歐洲國家的信心。他公開批評北約成員國「是美國經濟的吸血蟲」,並威脅對歐洲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促使法國考慮擴展其核保護傘,波蘭甚至開始討論自主發展核武器。

長期以來作爲北約安全核心的美國,如今被視爲不再可靠,導致歐洲各國被迫加強自主防衛能力。

此外,川普重新評估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影響力,提出對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甚至是盟友兼鄰國加拿大的控制權問題,引發國際高度關注。儘管外界一開始視其爲誇張言論,但隨着美國政府內部開始討論相關計劃,國際社會意識到川普可能認真考慮此事。

美國國內政策的變革同樣劇烈。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川普政府的干預下迅速解散,這一機構曾是美國推動全球軟實力的重要工具,如今被視爲「自由主義與腐敗的溫牀」,遭到削弱、甚至取消。

對於美國在全球影響力的重新定義,川普政府內部的政策制定者試圖賦予新的邏輯。例如,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聲稱,美國此舉意在削弱俄中聯盟,然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一策略正在發揮作用。

儘管川普的支持者認爲,他的決策有助於減輕美國全球承擔的負擔,並將資源集中於國內,但歷史學家和外交專家普遍擔憂,這50天的政策變革可能對美國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造成難以逆轉的衝擊。川普是否能夠徹底重塑美國的外交格局,仍有待時間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國際秩序已進入一個動盪與不確定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