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柳青》21日上映 再現人民作家精神力量

人民北京5月23日電 (郭冠華)“要想塑造英雄,就先塑造自己”,這是《創業史作者柳青曾說過的一句話。5月21日,電影《柳青》在全國公映。同日下午,電影主創團隊走進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與北京大學師生一道就柳青精神進行了深入交流

該片由青年導演田波執導,編劇蘆葦劇本指導作家賈平凹文學顧問,電影美術師霍廷霄藝術總監。影片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青年作家柳青懷揣理想,放棄北京幹部待遇紮根農村,歷經半生書寫史詩鉅著《創業史》的動人故事,並真實再現了我國開展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經歷的重重困難和取得的寶貴經驗

柳青的故事感動着一代又一代國人。“柳青熱愛土地、人民和文學,他用一生踐行這份熱愛。”田波說,影片希望通過展現柳青的生命歷程和精神內核啓發當下的人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活出生命的價值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道新教授認爲,近年來反映作家生平傳記電影並不多,《柳青》填補了這一遺憾,它讓年輕人看到了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柳青在生命最後時刻面對朝陽表達對人民的深情,這一片段是整部電影的昇華之筆,將主人公柳青的人文主義精神和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回顧了青年時代北大中文系求學時嚴家炎教授對於柳青和《創業史》的解讀。張頤武表示,柳青的一生是在爲中國道路樹傳立碑共和國的艱辛探索和柳青本人的崎嶇經歷投射在一起,更體現了新時代朝陽誕生的不易。電影《柳青》展現了柳青的精神力量,也讓觀衆從他身上看到中國道路和中國氣派來路

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李超宇博士論文題目正是“農業合作化與文藝生產”,他表示,電影很好地把握了柳青作爲文學創作者和農村地區領導幹部的雙重身份,也通過豐富的電影元素刻畫了柳青駐村十餘年心態變化,是反映社會主義探索時期農村合作化運動的上乘文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