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風雲 印度警戒

中日漁船事件歷經多日折衝,暫時平息。除了日本之外,印度應該是中國其他周邊鄰國中,對這起事件最爲關切的國家。因爲印度跟日本一樣,在現代史中都與中國發生過軍事衝突,迄今仍有未決的領土爭議。而中印之間的邊界問題,其涉及的區域和麪積,更遠遠大於無人居住的釣魚臺。除了「隔山觀虎鬥」之外,印度理當密切觀察中日如何處理此次的外交衝突,作爲他日萬一與中國發生類似衝突時應對的劇本

事實上,中印關係在近幾個月來一直是緊繃狀態 。

首先是國際媒體於四月間開始報導,中國將協助巴基斯坦核電廠增建兩座核子反應爐。印度爲此感到不安,認爲巴基斯坦的核武擴散紀錄很差,擔心會惡化周邊安全。但中國方面則認爲,既然美印可以進行民用核能合作,沒有理由反對中巴之間的民用核能合作計劃。印度爲了進一步向中國表達關切,趕在巴基斯坦總統訪問北京前幾天,臨時於七月初派出國家安全顧問梅農先行訪問中國,希望阻止此項合作計劃。但中國顯然無意因印度的關切而中止。

爲了繼續向中國施壓,印度開始打起「西藏牌」。印度外交部次長拉奧琪於梅農訪問中國大陸的一星期後,赴達蘭薩拉(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會見達賴喇嘛印方外交部一方面主動向媒體透露會見的消息,一方面又拒絕公開會談內容。印度總理辛格則進一步於八月在新德里與達賴喇嘛進行所謂的「例行會晤」。但距上次的「例行會晤」其實已有兩年多之久,其時間點難免引人揣測。

面對印度一連串動作,中國方面則是以拒絕核發印度中將斯瓦爾的訪中籤證作爲迴應,使其原本訂於八月中旬的訪中行程因而取消。理由是賈斯瓦爾目前負責印度喀什米爾地區的防務,是「爭議地區」的軍事指揮官。換言之,中國不願意承認印度擁有喀什米爾主權。印度隨後還以顏色,拒絕核發簽證給予兩名預定訪問印度的中國軍事官員,也取消印度官員訪問中國的計劃。而中印之間的衝突之所以未像中日衝突一樣擴大,主要是因爲兩國之間存在「不對稱的威脅認知」。印度自認爲其能力尚無法跟中國說「不」,也擔心來自中國施加的安全威脅或報復行動,所以在中印衝突時,會採取自我剋制的謹慎立場

在此次的中日外交對抗中,日本最後屈服於中國及美國壓力而妥協,這至少給了印度兩個啓示:第一,印度在未來的中印對抗中,不可期待美國一定會站在印度利益這一方。美國雖然希望扶植印度成爲制衡中國的力量,但美國的出發點是自身的利益,而非印度的利益。而且美日結盟的程度遠遠超過美印,一旦中印日後發生類似衝突,不排除美國會依此次模式向印度施壓,要求印度向中國讓步以換取「區域和平」。

其次,中國崛起及其對外政策取向的不確定風險,似乎愈來愈大。就在中日漁船糾紛的前一日,印度總理辛格才表示,中國正表現出一種「新的自信」,但因不知中國以後會採取何種路線,所以必須要做好準備。國防部長安東尼緊接着在九月十三日的軍事會議上也重複此觀點,認爲中國方面日益增強的自信,值得注意。印度雖然一直強調中印兩國可以「平行崛起」,但中國不見得會附和。中方在中日事件中展現的強硬態度,或許就是其周邊外交及亞太權力結構走向的一個指標

作者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博士,目前旅居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