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大計劃 喂學術界吃威而剛

這個消息,不僅把臺大搞得灰頭土臉,教育部更口口聲聲要追究「頂大計劃」的執行成效。教育部如果真的有心於此,我倒很樂於提供一點線索。

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曾派一個研究團隊赴日本京都大學、大阪大學和東北大學考察,希望瞭解日本何以能產生出22個諾貝爾獎得主。其訪視成果報告指出:這幾所大學的共同特色是堅強的研發基礎架構。他們通常都是一個資深學者長期專注要解決某一重要的學術問題,帶領一批學生在做研究。爲了要解決自己所關切的問題,他們大多會自行設計並組裝研究儀器,而不是去買市面上已經量產的貴重儀器。譬如大阪大學的「核子物理研究中心」,自許要以原創性研究成爲該領域的領導者,自行研發舉世無雙的研究儀器設備,使得國內、外的學者要進行相關的尖端研究,都必須到此中心來「蹲點」。

只短暫拉擡世界排名

遺憾的是:教育部在推出「頂大計劃」之初,並不瞭解如何培養這種「紮寨深耕」的研究傳統,也不知道如何評鑑學術研究的成果;從更早的「追求卓越」開始,便在幾位「學閥」主導之下,砸下大把銀子,假「學術自由」之名,聽憑各大學自行提出申請計劃。後來更搞出一套SCI和SSCI的評鑑制度,使論文發表成爲臺灣學術界的「新八股」。

久而久之,國內學術界開始流行「輕、薄、短、小」的論文,大家拉幫結派,組成「研究團隊」,爭取國家經費,購買貴重儀器,鼓勵研究生在國際期刊上找「熱門議題」,套用現成的研究典範,作「後續增補」型的研究。再用輪流掛名的辦法,衝高論文發表數量。這種作法,有人美其名曰:「遊牧型」研究。

學術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必然須要學者以「生死與之」的精神,作長久的「深耕」。所謂「遊牧型」研究,充其量只是「頂大」教授在利用聰明學生的廉價勞力而已,試問:一個教授的研究議題跟着研究生的論文主題跳來跳去,他在學術上怎麼可能有所突破?因此,「頂大計劃」之執行,就像是在喂學術界吃「威而剛」,最初幾年,確實發揮拉擡名次的作用;但最近5年,在少子化衝擊下,研究生人數快速減少,所謂「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也不升反降。教長和校長們紛紛以「不要太在意排名」、「別人進步更快」等託詞自我安慰,其麻木不仁,令人歎爲觀止!

未打造出世界級大學

有人問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其國家成功的秘訣。拉賓簡潔的回答:「因爲我們有7所世界級的大學!」臺灣學術研究「追求卓越」的計劃已經執行完畢,教育部兩期「頂大計劃」也已經接近尾聲,我們不僅沒有「打造」出任何一所「世界級的大學」,反倒爆出臺大「領導課程」登山募款的鬧劇。這種課程培養出來的「菁英學生」,真的能夠帶領國家走向成功嗎?(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