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諾亞方舟 渡河公照亮上林壯族

大陸廣西壯族婦女正以手工製作渡河公」工藝品。(記者陳君碩攝)

大陸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吉祥物「渡河公」。(記者陳君碩攝)

一對笑容可掬又帶點憨態金童玉女,兩雙手合抱着一個碩大的南瓜,廣西上林縣獨有的工藝品「渡河公」,近來已經成爲代表壯族的吉祥物。傳說中,「渡河公」是從上古洪荒之中倖存下來的人類始祖,在端午節時包入艾草保平安。歷經2002年一次國際藝術節洗禮,渡河公以更精緻的造型亮相,在市場熱銷。

「渡河公」又稱老頭公」,是廣西上林縣壯族民間吉祥物,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2008年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冊。它的香囊採用各種綢緞絲絨,以純手工精繡而成,人物和南瓜內,則包裹着風乾的艾草,具有清香安神、避邪防疫功效

相傳遠古時期水淹大地,一對金童玉女抱着一個南瓜幸運躲過劫難;洪水退後,他們在上林縣三裡鎮匯水河畔結爲夫妻、繁衍生息,後代尊稱他們爲「渡河公」。這個上林版的諾亞方舟故事,在三裡鎮一帶流傳了400多年。

過去渡河公的造型很簡單,都是有頭無臉,只能算是造型另類香包,不過在2002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期間,上林縣政府當地手工藝人訂購500多個「渡河公」。一聽說要送給外國人,覺得原本材質不好,就換成絲綢;「有頭無臉」有點嚇人,就繡上簡單的「眉開眼笑」。幾年下來,又增加了腰帶頭髮、流蘇等元素,「渡河公」的造型也逐漸「定裝」。

2007年,「渡河公」註冊了商標;2008年,更成功列入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據渡河公的傳承人介紹,隨着上林縣創建特色旅遊名縣,「渡河公」已成爲上林壯族的形象代言,文化符號意義早已超過了工藝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