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恐爆「雙流行」 醫憂點名這族羣:可能比5、6月更大規模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2日新增3萬4748例本土確診,疫情降溫趨勢中山醫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今天(3日)提醒,他認同今年冬季將同時爆發「流感」和「新冠疫情」的雙流行預測,但更擔心主要的族羣將落在5歲以下幼童,可能造成比5、6月更大規模的兒童重症醫療負擔。

謝宗學在「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表示,過去兩年多,因爲新冠肺炎疫情,臺灣民衆過着超高強度防疫生活,除了防堵新冠肺炎病毒外,一併也防堵了許多兒童常見感染症病毒,例如流感、腸病毒腺病毒等;然而,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項防疫作爲逐漸鬆綁,各種傳染病的反撲將隨之而來。

謝宗學指出,臺灣兒童大多數在3歲左右進入幼兒園,開始過着羣聚日常,從「乾淨的家」進入「不乾淨的幼兒園」,這段過渡期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毒細菌,雖然常讓孩子身體生大小病,但同時也訓練免疫系統認識病原體,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近期本土疫情有降溫趨勢。(圖/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謝宗學說,過去兩年多超高強度的防疫措施和不時停課線上教學,創造歷史最低幼兒園兒童生病率,同時也剝奪了接觸病原體和訓練免疫系統的機會,可以說現在5歲以下兒童的免疫系統如同幾乎全白紙張,裡頭對於周遭病原體的記憶資料極少。

謝宗學認爲,一旦調降防疫強度或鬆綁邊境管制,極容易爆發新冠肺炎以外的感染症流行,就像丟火把進入堆滿火藥倉庫,一瞬間可能引發大爆炸,這就是「免疫負債」的概念

謝宗學提醒,面臨其他病毒的挑戰,第一個最可能的病毒是流感病毒,去年秋冬天,歐美國家開始鬆綁防疫規定後,許多國家同時爆發「新冠肺炎+流感」雙疫情大流行,造成許多民衆同時染疫和醫療量能極大的壓力;有研究指出,若先感染流感再感染新冠,可能會增加病情的嚴重程度

▼謝宗學擔憂,新冠、流感雙流行主要的族羣將落在5歲以下幼童。(圖/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謝宗學表示,許多專家最近紛紛提出,今年冬季將同時爆發流感和新冠疫情的預測,他也認同這樣的論述,「但我更擔心爆發雙流行主要的族羣將落在5歲以下幼童,流感造成猛爆性急性腦炎的恐怖不輸新冠肺炎,亦會造成肺炎、敗血症橫紋肌溶解症等併發症,冬季引爆的雙流行疫情可能造成比5、6月更大規模的兒童重症醫療負擔。」

謝宗學指出,因此,強烈建議即使政府鬆綁防疫規範,幼兒園或校園現行、已經行之兩年的防疫措施不能完全解除,至少要留下戴口罩上課的規定,勤洗手宣導也不能鬆懈,冬季流感之後還有夏季腸病毒,許多病毒挑戰等着免疫系統未經訓練的幼童。

謝宗學建議,今年儘量讓孩子接種流感疫苗,藉由疫苗讓免疫系統接受流感病毒「片段」的刺激,產生保護力,以減少流感併發症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