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臺獨黨綱 修正九二共識

旺報社評

賴清德勝選第一個上班日,大陸就有動作。太平洋島國諾魯政府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併承認中國大陸。同一時間,有軍事粉專發現,大陸2架軍用直升機以民航機ICAO代碼,現跡海峽中線東側空域。大陸「突擊式」的外交與軍事動作,意在警告賴清德不要踩臺獨紅線。只是以賴清德固執的個性,面對大陸的壓力,究竟會退縮或勇往直前,讓人難以樂觀。誰能阻止賴清德暴衝,是老樹昏鴉的國民黨,或新出頭的白色小草,恐怕都很難寄望。

諾魯斷交 示警勿踩紅線

立院席次三黨不過半,未來政治中心轉向立法院,過去蔡英文利用完全執政優勢,對國民黨抄家滅族的做法,恐難復見,但前提是柯文哲不能倒向綠營。問題是藍白合破局之後,國民黨對白營頗有怨言,國民黨高層雖能壓抑對柯文哲的情緒,但藍營民代、基層與支持者還是偏向兩相厭,複雜的情結可能更甚於綠白之間的怨氣。民衆黨8席不分區立委對立院龍頭提出了4項條件,表明不會無條件跟藍營合作,國民黨難免擔心重演「藍白合」破局的難堪戲碼。

希望立院「藍白合」共同抑制賴清德在臺獨路上暴衝,有些不切實際。但問題是,若不能在制衡層次上壓制臺獨的氣焰,等於讓大陸在國際社會合理化對臺施壓,對兩岸未來的發展會更好嗎 ?恐怕只會增加兩岸人民之間的對立與仇視,不利長遠的發展。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既然白不可靠,藍又無能壓制賴清德務實臺獨,法理臺獨若成爲可能,就只有放棄和統、加速武統這條路。就臺灣的角度,與其讓兩岸關係在戰爭邊緣繼續空轉4年,是否應該提出轉圜的策略,化解兩岸天空上的陰霾呢?

清代大儒龔自珍曾說:「一祖之法無不敝,千夫之議無不靡,與其贈來者以勁改革,孰若自改革?」亦即,祖宗之法終究會失效,羣衆的議論也無法阻擋,與其讓外來的力量進行強烈的變革,不如先自我改革。晚清失去自我改革的力量,最終亡於孫中山的革命力量。把這句話放到兩岸現況,在臺灣或大陸內部進行兩岸關係的變革,恐怕很難。兩岸關係繼續空轉,既不符合潮流,也不符合民心。兩岸各退一步,也許是一種解方。

讓步政策 凍獨釋出善意

中國曆代一直有一個「讓步政策」,用大陸的說法,即每次農民革命戰爭推翻地主階級的統治,改朝換代之後,新的王朝爲了緩和階級矛盾,恢復生產力的發展,就會吸取前朝的教訓,對農民階級做一些讓步,正是這些讓步有力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民共之間無法對話的癥結是一方不放棄臺獨,一方堅持統一,互不信任,國共達成的九二共識失效後,兵兇戰危就成爲宿命。化解民共之間的僵持,「讓步政策」是可行之道,也就是民進黨凍結「臺獨黨綱」,以新決議文替代,大陸秉持92年精神,對「九二共識」放寬解釋,讓出雙方對話的空間。

柯文哲一直沒有明確接受九二共識,但認同兩岸一家親,大陸據此於2015年續辦雙城論壇,2017年同意派隊參加臺北世大運,大陸的善意成爲他的政治籌碼,也讓白營逐漸成爲關鍵的力量。

如果賴清德願意凍結臺獨黨綱,對大陸釋出善意,讓大陸領導階層有理由修正或放寬對九二共識的解釋,雙方在「讓步政策」下,就可以找到新的對話基礎。即使大陸在政治問題上沒有轉圜的空間,依據柯文哲2015年經驗,在兩岸交流問題上,大陸不是沒有彈性處理的空間。

民進黨宣稱臺獨黨綱已被《臺灣前途決議文》取代,但是黨綱擺在那裡,對於沒有參與過1990年代臺灣民主化變革的新一代年輕人,已經變成一塊裹腳布、一種束縛,沒有實質意義。「九二共識」既然不是1992年兩岸會談的共同結論,而是事後歸納的結果,如何保留當年求同存異的精神與共同關係的表述,做出新的解釋,並非不可行。

兩岸戰爭代價龐大,把賴清德視爲變革的機會,臺灣凍結臺獨黨綱,大陸修正九二共識,給兩岸永久和平一個機會,應爲全球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