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每年7、8月都會舉辦「動物夏夏叫」活動,今年以「動物育兒妙招」主題,於9日到8月27日共8周的星期六舉辦寓教於樂的活動;並延長臺灣動物區、無尾熊館、兒童動物區的營業時間至晚上9點,讓遊客可以一窺夜行性動物,像是正處於繁殖期,清醒時間大幅增加的無尾熊,以及「躲貓貓高手」石虎的生活蹤跡。
▲石虎「虎力勇」:我們家傳的狩獵技巧可不是浪得虛名。(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石虎所在的臺灣動物區、無尾熊館以及兒童動物區,於動物園夜間開放期間每週六皆開放至晚上9點。(圖爲資料照/臺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園說明,7、8月夜間開放「動物夏夏叫」活動爲期8周,部分館區如臺灣動物區、無尾熊館、兒童動物區,將延長夜間開放時間到晚上9點;大貓熊館開放至晚上6點10分;教育中心及昆蟲館晚上8點半停止入館;兩棲爬蟲動物館則是晚上8點45分停止入館,讓遊客更容易觀察到夜行性動物們的活動型態。今年以「動物育兒妙招」爲主題,每週解說一個動物主角的育幼方式,包含大貓熊、棉頭絹猴、石虎、金剛猩猩、黑腳企鵝、馬來貘、中國鱷蜥、無霸勾蜓等。
動物園分享,由於無尾熊的食物是熱量低的尤加利葉,爲了把能量優先用在覓食和繁殖,平常一天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時間可以長達18小時。然而,因爲3至9月是無尾熊的繁殖季節,最近牠們醒着的機會大幅增加,也變得比較躁動,「如果觀察到無尾熊吼叫、走來走去,甚至下到地面,很可能是正在發情的行爲表現」。
▲最近民衆可以觀察到無尾熊醒着的機會增加,因爲現在正是無尾熊的繁殖期。(圖爲資料照/臺北市立動物園)
▲如果您觀察到無尾熊吼叫、走來走去,甚至下到地面,很可能是正在發情的行爲表現。(圖爲資料照/臺北市立動物園)
動物園即將實施夜間開放的消息一經分享上網,便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紛紛留言,「終於可以夜訪樹懶了」、「好可愛,想去」、「期待好久了」、「石虎的藏匿技巧也不是浪得虛名的,每次去都沒看到牠」、「馬來貘是不是在偷講乾爹壞話」。
【你可能也想看】
被毛毛盯上了! 歐告雨中散步「跟車碰瓷討摸摸」:帶我回家嗎?
纔剛吃飽見空碗氣噗噗 貪吃小貓「狐獴站姿」狂碎念:媽媽碗空了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來追蹤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