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腎」是關鍵 中醫揭最需進補4類人

冬至時要如何進補?扶原中醫診所表示,進補養生要以腎爲先,因爲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示意圖/達志影像)

今(21)日就是冬至,也是一年裡天氣最冷的時令。扶原中醫診所在臉書粉專提到,冬至過後在中醫陰陽學說裡,指的是陽氣開始萌發,由陰轉陽的階段,身體更需注重養身,補足精力才能迎戰明年的挑戰,其中腎是首要調養的器官,建議民衆早睡晚起,另外還分享4種在冬至最需進補的人。

扶原中醫診所在臉書粉專「扶原中醫診所」表示,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22個節氣,也是陰氣極盛的時期,在中醫陰陽學說提到「陰極則陽」,指冬至過後就表示陽氣開始萌發,纔會有「冬至一陽生」之說,因此冬至時更需要注意養生,不只外出要注意保暖,且運動養生要適度,而養生也有4大重點。

1.養腎爲先

冬至養生先以腎爲主,因爲腎是人體生命原動力,更是人體的「先天之本」,由於冬季時,體內陽氣內斂,生理活動也較收斂,補養腎精、腎氣至關重要。在飲食上,要多補充羊肉、韭菜、核桃、栗子、芝麻、桂圓、茴香、海蔘等溫熱性的食材。

2.保暖爲上

冬至時氣溫明顯下降,保暖也是養生的一環,身體若是暖了,氣血就會暢通,而保暖的首要部位就是「頭和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風從頸後入」,腳離心臟位置最遠,血液供應少,再者,皮下脂肪又較薄,保暖性很差,因此冬天時要格外注意保暖。

3.早睡晚起

正常的生活作息,是養生的良藥,正所謂的「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在冬令時節若能妥善安排起居作息,就可以保養神氣,身體運作規律、睡飽了,精氣也會跟着變好。

4.飲食好吸收

飲食對養生也很重要,質地黏硬或生冷的食材多屬陰性,若在冬至食用,容易損傷脾胃,而過熱的食物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也會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如果過寒,會刺激脾胃血管,導致血流不暢,甚至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因此冬季應選擇好消化吸收的食物。

而冬季天冷,體質若較弱或生病者,就容易引發疾病,因此有4類人最需進補,第一是「陽氣虛弱」,例如有小便次數和量多、畏寒怕冷、夜尿頻繁、大便稀溏等症狀,冬至時若調養得宜,可改善手腳冰涼問題;第二「年老體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進補同時,要兼顧治療慢性病,經冬令的調補與治療,疾病能得到控制,也能強健體質。

第三是「四肢冰冷女性」,每天睡前可使用熱水加生薑或桂枝泡腳,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冷的現象;第四爲「患季節性疾病」,這類的人容易在冬天好發「氣喘、過敏性鼻炎、關節炎」等症狀,可以趁冬令進補時,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季節變化時疾病就不易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