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財經晨匯|①中國一季度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②歐佩克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深圳經濟新聞聯播】
深圳零售企業攜手電商平臺“破局”,助力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
4月14日,記者從深圳市商務局獲悉,在商務部“內外貿一體化”政策引領下,深圳聯動國內頭部電商平臺、零售企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幫助外貿企業擴寬內銷渠道。
華潤萬家、天虹數科、京東五星、百佳永輝、蘇寧易購、盒馬網絡、順電、星盛商業、華強商業、金光華商業等商超及零售龍頭企業,微信小店、京東、拼多多、淘天、美團等電商平臺,以“綠色通道+流量扶持+品牌共創+生態賦能+資金扶持”組合拳,助力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加速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目前,深圳已與各大平臺、零售企業建立企業對接服務工作機制。政企協作不僅爲外貿企業開闢了“內銷快車道”,更讓高品質的“中國製造”走進千家萬戶。
商超與外貿企業的深度合作,將加速供給側與需求端的高效匹配。從生產線到購物車,從全球訂單到國民好物,深圳正以“雙循環”爲支點,撬動萬億級內需市場的澎湃動能。接下來,深圳將組織系列產銷對接會,幫助外貿企業穩信心、穩規模、拓市場。
3月深圳PPI同比上漲0.1%
4月14日,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3月份,深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5%,環比下降0.1%。1—3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6%,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5%。
從同比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其中,採掘工業價格下降16.2%,加工工業價格下降1.1%,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0.4%;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7%,其中,衣着價格下降1.0%,耐用消費品價格下降0.3%,食品價格上漲1.0%,一般日用品價格上漲14.1%。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燃料動力類價格下降7.0%,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價格下降6.0%,木材及紙漿類價格下降4.0%,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下降3.3%,農副產品類價格下降3.0%,其他工業原材料及半成品類價格下降1.1%,紡織原料類價格下降0.1%,化工原料類價格上漲1.8%,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上漲20.6%。
深圳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擴圍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協同推進不動產抵押融資服務的通知》,進一步拓展“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範圍,將服務對象延伸至地方金融組織,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瞭解,服務對象從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到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上述符合條件、風險等級小的地方金融組織,可與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簽訂協議,納入“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範圍。
以上納入“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範圍的地方金融組織,可通過不動產登記網上“一窗辦事”平臺辦理不動產抵押權(含一般抵押權及最高額抵押權)首次登記和註銷登記業務,享受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同等的線上申辦體驗,實現申請、審覈、發證全流程線上化操作,“一站式”業務辦理更便捷、更高效。
【國內財經新聞】
中國一季度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月份進出口爲3.77萬億元,增長6.0%,其中出口2.25萬億元,增長13.5%。
對於今後外貿發展,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當前,我國出口確實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形勢,但是“天塌不下來”。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增長7.6%,佔據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國潮新品不斷推出,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佔比不斷走高,一季度繼續增長10.2%,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
具體產品方面,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較快。一季度,我國進出口機電產品5.29萬億元,增長7.7%。其中,出口增長比較快的有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電子元件等;進口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
“中國製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呂大良介紹,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繼續增長10.8%;專用裝備出口連續9年增長,一季度增長16.2%。我國新能源產品繼續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季度,風力發電機組、鋰電池、電動汽車等出口分別增長43.2%、18.8%和8.2%。
證監會:基金行業要把功能性置於首要位置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暨監事會第四次會議近日召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明出席會議並講話。李明指出,基金行業要把功能性置於首要位置,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既要持續優化行業制度環境,創造有利於公平競爭和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市場環境,更要加強行業自身能力建設,進一步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李明指出,基金行業要準確把握形勢和機遇,既要看到內外部風險因素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應對風險挑戰的基礎和條件,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和基金行業的發展,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和強大動力。
李明強調,基金行業要深入領會資本市場“1+N”改革部署,把握好功能性與盈利性的關係,把功能性置於首要位置;把握好規模與質量的關係,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把握好自身能力建設與制度環境建設的關係,既要持續優化行業制度環境,創造有利於公平競爭和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的市場環境,更要加強行業自身能力建設,進一步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即買即退”全國鋪開,推動“世界工廠”向“消費目的地”轉型
近日,境外旅客來華消費再迎便利舉措,國家稅務總局宣佈將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推廣至全國。作爲吸引入境消費、拉動內需的重要舉措,“即買即退”政策通過即時退稅提升消費體驗,疊加去年底實施的240小時過境免籤政策,境外旅客的消費潛力有望進一步激發。
入境消費一攬子政策紅利正在持續釋放,受訪專家預計,未來5年入境消費規模有望突破1.5萬億元,拉動經濟增長約0.8個百分點。同時,“即買即退”的政策設計有效規避偷漏稅風險,進一步優化免稅市場環境。未來,隨着商家數量增長和購物體驗提升,中國有望成爲全球遊客的“消費目的地”,爲“雙循環”戰略注入新動力。
過去一年,我國辦理離境退稅的境外旅客數、退稅商品銷售額、退稅額同比分別增長2.3倍、1.2倍、1.3倍,充分反映出入境遊的火爆正在帶動入境消費整體升溫。即將推廣至全國的“即買即退”政策是離境退稅政策的升級優化,可爲境外旅客提供更加便捷、多樣化的退稅選擇。該政策允許境外旅客在“即買即退”商店購買退稅物品,並辦理信用卡預授權後,即可在現場領取等額退稅款。
將退稅環節提前,境外旅客在購物環節即可獲得退稅款,相當於擴大了境外旅客的消費購買力,有助於促進再消費。
上市公司一季度經營“喜報”不斷
今年一季度,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以穩健的經營表現爲資本市場注入發展信心。
4月14日晚間,寧德時代、四川雙馬分別發佈2025年一季報、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寧德時代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39.63億元,同比增長32.85%。四川雙馬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億元至1.4億元,同比增長1047%至1506%。
近日,A股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一季度經營數據,以及重大合同、項目中標公告,多維度勾勒出開年經濟運行的向好圖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4日,逾240家上市公司發佈2025年一季度經營業績(含一季報、預告等),其中237家實現盈利或預盈,“報喜”比例超96%。
【國際財經新聞】
付稅暴漲6倍,美國小企業主稱關稅政策帶來大壓力
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一些小企業主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關稅政策使他們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企業主羅莎琳·古德溫表示,他們支付的關稅從不到1000美元增加到現在的近6000美元,比訂單本身的金額還要高,因此情況非常難以預測,這對小企業來說壓力很大。
古德溫說,其中一個壓力則是,高關稅導致他們不得不提高消費者的成本,而在競爭對手售價低得多的情況下,這並非一個可行的選擇。
古德溫表示,高關稅現在“給未來的採購訂單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政府計劃在2026財年將國務院預算減半
當地時間4月14日,四位知情的美國官員當天透露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在2026財年將美國務院預算減半,削減超過300億美元。據悉,這一大幅削減可能導致近30個美國使團被關閉,對外援助也將被削減近75%。
此外,一份內部備忘錄顯示,作爲該計劃(尚未最終確定)的一部分,美國政府正在考慮一項建議,關閉至少27個主要位於非洲和歐洲的使團,其中10個是大使館,其餘是領事館。
美國財長:沒證據表明債市拋售是主權國家所爲
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財長貝森特淡化了最近債券市場的拋售,否認了有關外國正在拋售所持美國國債的猜測,同時表示,如果需要,財政部有工具來應對混亂。
貝森特稱,“我不認爲外國投資者在拋售。”他指出,上週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的外國需求有所增加。
貝森特重申,他認爲債市下滑主要是去槓桿化的結果。他說,“我沒有證據表明下降的背後是主權國家引起的”。他還表示,“我們離採取行動還有很遠”。但如果需要採取行動,“我們有一個龐大的工具包可以推出”。
貝森特說,該工具包中包括該部門的舊證券回購計劃,“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加大回購力度。”
歐佩克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14日發佈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下調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報告說,下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影響。
報告顯示,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上年增長量預期從145萬桶下調至130萬桶,調整後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預計約爲1.051億桶。報告說,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長中,約125萬桶將來自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
此外,報告還將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2025年增長量預期從143萬桶下調至128萬桶。
【今日交易提示】
新股申購:江順科技 衆捷汽車
新債申購:無
新股上市:信凱科技
新債上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