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行爲背後的期待和需求

(原標題:看到孩子行爲背後的期待和需求)

疫情發生到現在,一些家庭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一些家庭的親子矛盾卻更尖銳了,中小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長期的居家學習,可能帶來對時間不敏感、拖延等問題;不能隨意外出,身心不自由,會帶來焦慮煩躁心理;對未來不可控,則會帶來焦慮恐慌心理。復學後,一些孩子難以適應有規律的家庭和校園生活負面情緒增強,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焦慮、封閉自己、拒絕與人交往、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學習動力不強甚至厭學,對手機電子產品的依賴加劇,一部分已經成癮。

今年5月6日,西安一個9歲女孩從15樓的家裡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遺書上寫着“爲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9月17日,武漢一名14歲的初三學生被母親當着同學的面連扇耳光男孩獨自在原地站立了將近3分鐘,然後突然從5樓縱身躍下。

這些悲劇事件的背後,是疫情、季節、學生本身的心理品質、家庭原有矛盾等各種因素的疊加。後疫情時代家校共育重點,無疑是促進人的心理健康,讓每個孩子擁有積極、陽光的心理品質。

做好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要從破解難點入手。

首先,學校家長要統一認識,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爲育人的重點任務,並從學生的心理髮展需求出發,安排好學生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沉迷網絡和手機,是後疫情時代學校和家長尤其要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總結了孩子沉迷於網絡與手機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太過單調、在生活中得不到積極的肯定和成功的體驗、與同伴沒有更多的話題交流、碰到困難時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排解。家長和教師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爲,更要看到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看到他對生活的感受、看到他對自己對他人的期待和心理需求。這些需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人就會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後疫情時代的家校合作,一定要從孩子的心理需求出發,一定要讓孩子生活在現實的土壤裡,用熟悉細微處妙趣去激發出孩子對生活的熱情

其次,學校和老師要把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作爲家校共育的重要職責,切實提高家長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在2015年頒發的《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等文件中,都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後疫情時代,學校要幫助家長做到最基本的四點。

一是安排好孩子的學習生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比如和孩子一起製作全家作息時間表,讓全家過有規律的生活;二是讓孩子與世界有更多的聯結,充分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出對生命的熱情;三是學會親子溝通,進行高質量陪伴,提升親子關係的質量;四是讓孩子愛上閱讀,在閱讀中來尋找情緒宣泄的辦法。

最後,是提高教師的家校合作能力,尤其是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包括特殊兒童教育的能力。

目前,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價值觀等方面,很多教師的家校合作勝任力不足。提高家校合作能力要從讀懂孩子開始,逐漸提高專業性科學育人、科學教子

比如在應對校園欺凌事件時,一要讀懂孩子的年齡特徵,青春期階段孩子大腦發育不平衡,導致這個階段攻擊事件更頻繁、影響更大,所以要豐富青春期孩子的生活,把孩子的能量導向積極的地方。

二要讀懂孩子的自身特點。校園欺凌中的欺負者,往往更敏感地尋找和發泄與敵意相關的技術,要引導他冷靜下來,不要一下子想到的只有攻擊性行爲,要學會理性評估攻擊性行爲後果;而受欺負者自我評價較低,不能有很好的人際交往,所以要培養他的自信心,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要讀懂孩子的環境因素,瞭解欺負者和受欺負者各自的家庭環境、同伴關係、學校環境的特點。四要讀懂孩子成長經歷中的重大生活事件,比如身邊的重要他人是不是經歷過暴力事件。五要讀懂孩子所處時代背景網絡時代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正在發生改變,要學會與孩子共情同理

讓我們學會講孩子的故事,瞭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採取有效的措施,評估結果再進一步改進。學校和家庭協作互補,讓孩子從每一節課、每一天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找到自信,找到對生命的熱愛,找到對這個世界的留戀。

作者:邊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