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今年兩度流產又罹癌 女醫收起眼淚:還是想當媽、想幫我的病人

魏伊萍在2023年經歷兩度流產,與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等打擊,但擦乾眼淚後,她還是重回行醫的工作崗位。記者吳慧芬/攝影

新年將至,但對高雄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魏伊萍而言,2023年是很不OK的1年,這1年她流產2次,確診甲狀腺癌還轉移,成長之路一直很努力告訴自己,不要被人看不起,不要輸給男生,但接連失去孩子與罹癌的打擊,擊倒好強的她,抹去眼淚後,她趕在放療前做了冷凍胚胎,又回到工作崗位,又站了起來,她說「因爲我還是想當媽,想幫助我的病人。」

魏伊萍從小就會讀書,當了醫生,又選了幾乎都是男性的骨科,好強的她,早上6點多即到醫院巡房,7點半晨會,8點半進開刀房,回到家晚上8點、9點是平常,甚至隔天凌晨纔到家。

2020年底,魏伊萍咳到不行、咳到吐,但病人好多,她沒空理自己,學長堅持幫她做了頸部超音波,告知「你的甲狀腺有腫塊」,建議追蹤但魏伊萍未理會,2021年魏伊萍升任主治醫師,2022年又被指派支援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我覺得我更忙了,健康的事就一直被擱着。」

2023年,也就是今年,魏伊萍終於抽空了,是去做試管嬰兒,魏伊萍和先生都愛孩子,1月確定懷孕,她好開心,產檢卻發現孩子心跳沒了,魏伊萍再做第2次試管嬰兒,又懷孕了,但3月時又流產了,「我跟先生抱頭痛哭。」

爲了想當媽,8月時,魏伊萍做了全身檢查,想找出流產原因,此時,那個被她擱着不理的甲狀腺腫塊,被證實變成了癌,癌細胞還轉移到淋巴,「原來孩子不來,是因媽媽快翹辨子了。」

此時,魏伊萍覺得人生到谷底了,但門診時間到了,她還是去看診,一名外配推着老公進來,那是個因工殤,左腿截肢、右腿多次開刀失敗,流膿又併發骨髓炎的50歲男人,「他要我幫他,說沒有醫院願收治他,一旁他4個3至8歲的孩子,不解世事地在嘻鬧着。」

「我很想告訴他,我得癌症了,你找別人,但我說不出口,在健保DRG包裹式給付制度下,收這類病人,醫院就是賠錢,誰會理他?但我開刀在即,我告訴他,若我忙完我的事,會打電話給你。」

魏伊萍請了半個月的假,前3天接受摘除兩側甲狀腺的手術,接下來去做冷凍胚胎,因即將做的放療會傷害卵子,脖子傷口還在痛,打排卵針又讓她腹水難受,她說當時覺得自己快不行了,但想到那有4個孩子的斷腿男人,「我還是打了電話給他,說你來吧,我幫你開刀。」

「所有人都說我是個白癡,自己命快沒了,回來上班,還收個賠錢病人。」魏伊萍說,那位斷腿男人住院期間,他的老婆去打零工養家,4個孩子跟着來住院,在病房區跑來跑去,惹來抗議,魏伊萍連忙去賠不是。

魏伊萍說,那個斷腿的男人,沒有其他親人可幫他,他住院了,孩子要去哪?而骨髓炎不治療可能會死,孩子會沒有爸,這樣社會底層的窮苦病人還有很多,「他們來找我,不要理,真的不容易。」

魏伊萍說,她的老師高榮骨科主治醫師周怡君教導她,「莫忘窮苦人多,當你待在這個位置,就要做出應有的奉獻」、「我是醫生該這麼做」,「我的DRG永遠都是負的,永遠在寫申覆,那又怎樣,我就是沒辦法狠下心(不理)。」

安頓好手邊病人,來到今年10月,魏伊萍去做碘131放療,因身體輻射量高,被關在有兩道鉛門的隔離病房5天,這是好久以來,她沒有過的獨處,「我想到媽媽得知我罹癌時的老淚縱橫,是的,每個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的,都是父母心頭肉,沒有人應因貧窮有差別待遇,做完了放療,我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魏伊萍幾經遊說才接受採訪。她說,「我是覺得我的遭遇,應該能鼓勵一些人,這一年我2次懷孕、2次流產,得知罹癌開刀又做放療,工作一樣從早忙到晚,這麼慘,現在的我還是可以好好的,等我身體狀況再好一點,我會再去做試管嬰兒,我還是想當媽。」

即將走過糟糕的2023年,魏伊萍說「我想告訴病人,或許生病很難受,也許工作很不順遂,但想想愛你的親人,請對人生依舊抱持希望,還有每一個人都應該心存善念,不論有無收到回報。」

魏伊萍在2023年經歷兩度流產,與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等打擊,但擦乾眼淚後,她還是重回行醫的工作崗位。記者吳慧芬/攝影

剛當醫師的魏伊萍。圖/魏伊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