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颱風」不是夢! 臺大海嘯浮標揭強臺「吃緊弄破碗」秘密

▲中央氣象海象測報中心去年與臺大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在東南及西南外海布放海嘯浮標。。(圖/臺大海洋研究所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團隊今(25日)指出,準確預報臺風不再是夢,該團隊布建海氣象浮標,收集到史上第一回超級颱風中心沿路掃過的海洋浮標觀測資料,該研究成果也將被轉譯成電腦程式語言,植入颱風數值預報模式,朝準確預報臺風邁進一大步。

研究團隊指出,在1970、80年代,科學家即已看出海洋上層的熱水可以孕育出颱風,颱風靠着不斷吸收海面上的熱氣茁壯,而暖水層夠不夠熱、熱能吸收的效益,則似乎取決於颱風眼經過當地海洋前後僅僅10小時內的關鍵期,但科學家始終苦於沒有海洋現場的高解析度觀測資料以解析箇中道理,也不確定颱風過後溫暖的洋麪如何變成冷水坑。

尼伯特颱風期間,海氣交互作用之示意圖。(圖/科技部提供)

研究團隊說明,而這個謎團可說被兩組浮標一舉解密,揭露關鍵時刻大氣海洋間互動的連續過程,不僅展現出基礎科學對於人類認識大自然的貢獻,也同時是另一個,關鍵的研究技術與儀器帶來突破性創新的例子,對於預警天然災害、減少國民生命財產損失,產生重要的貢獻。

研究團隊兩組浮標成功紀錄了2016年超級颱風「尼伯特」來襲時的資料,顯示海水上層溫度在臺風眼到來的4小時內陡降1.5°C,但尼伯特的強度卻未增減,在夜以繼日進行數據分析後,發現了限制颱風成長的機制,原來表層水溫減少1.5°C的熱量,颱風只吸收了一點點;由裝在浮標上的縮時攝影機所拍到史無前例的超級颱風影像和海流儀資料分析,這關鍵的4小時內,海洋上層的熱水雖被狂風、巨浪所激起的水花散到颱風裡,但同時颱風本身又強迫表層海水快速向前衝,上層海流變快了,下層海流跟不上,上下層海水拖拉之間在水裡卷出無數大大小小的漩渦,底下冰冷的海水反而被迅速翻攪上了水面,熱餐頓時成了冷飲,破壞了颱風繼續茁壯的機會,成了名符其實的「吃快弄破碗」。

▲臺大研究團隊揭強臺「吃緊弄破碗」秘密。(圖/臺大海洋研究所提供)

研究團隊說明,自2015年以來,浮標已記錄到10個颱風經過時的海氣象變化,這項行動的最終目標是要在TOMATO (TOwards Multiple Arrays for Typhoon Observations) 「多平臺颱風觀測網計劃下,建立西北太平洋海氣象浮標和水下滑翔機觀測陣列,捕風捉影守護臺灣,未來亦計劃跟菲律賓氣象單位及大學合作,擴大TOMATO防護網範圍。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科技的發展加上大量衛星遙測資料,對於颱風路徑的預報已有長足進步,但因對海洋與颱風互動的觀測仍相當缺乏,在臺風強度的預報依然面臨很大的挑戰,尤其如何把握時機在臺風撲臺前派研究船到海上「守株待兔」進行觀測或布放測量儀器,無異是老鼠給貓掛鈴鐺,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若能事先到選定的海域布放錨碇式的浮標去「堵」颱風,用各種先進的探測儀器自動量測大氣和海洋的關鍵性質,並以最快的速度傳回陸上的實驗室進行預報分析工作,安全又有效。然而,市面上並沒有這種能一邊準確測量海氣性質、一邊又能快速回傳資料的商品化浮標,即使能夠重金購得,也還需要一筆請廠商布放、維護的龐大經費。

▲臺大海洋所認爲,如果當時能更準確預報臺風並及早採取適當防範及避難措施,必能全面減輕災損。(圖/臺大海洋研究所提供)

爲了挑戰這個艱難、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臺大海洋所說明,兩組浮標在2016年成功地挺過超級颱風「尼伯特」颱風眼掃過前後的摧殘,不負衆望地即時傳回現場精準的海氣象實測數據,幫忙我們解析瘋狂海象下,大氣與海洋互動的細膩過程,達成此艱鉅任務中的不可能任務,可謂以小搏立大功

颱風年年侵襲東亞,威脅海岸地帶近10億人口。2009年中臺「莫拉克」橫掃南臺,導致六百多人喪生、超過一千五百億臺幣財損;2013年史上最強超級颱風「海燕」貫穿菲律賓,奪走六千多條人命,造成約六百億臺幣損失。臺大海洋所認爲,如果當時能更準確預報臺風並及早採取適當防範及避難措施,必能全面減輕災損。

▲臺大揭強臺「吃緊弄破碗」秘密。(圖/臺大海洋研究所提供)

臺大海洋所指出,浮標團隊計劃將於今年6月前往西北太平洋布放兩組浮標再戰颱風,颱風、海嘯、氣候變遷預警防災不能靠喊口號,決戰第一線也不在陸上,讓海上浮標成爲護衛臺灣的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