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臺灣首張「戶口普查表」長這樣 吸鴉片、裹小腳都要調查

記者曾俊豪臺北報導

公共電視歷史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即將於2月23日晚間10時至11時首播,《ETotday新聞雲》獨家取得紀錄片畫面,搶先曝光精彩內容。第一集的「人口精算師單元,深入探討1905-1940年間,以人口(戶口普查爲主要目標國勢調查,不僅遠赴日本統計局取景拍攝,甚至開箱臺灣第一張戶口普查表。

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從清朝手中得到臺灣,由於對這塊土地族羣語言文化都十分陌生,日本政府面對各地的抗日行動,耗費巨大的金錢人力,仍無法穩定控制檯灣這塊「新殖民地」。

▲臺灣第一張戶口普查表。(圖/公視授權使用、請勿翻攝)

也因此,當時在日本國內出現兩派聲音,一派是「把臺灣賣掉」、一派則是希望藉由「人口普查」做全面分析,找出化解衝突辦法。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臺灣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誕生,日本甚至委派「人口精算師」水科七三郎來臺。

紀錄片除了完整敘述這段過往,拍攝團隊也「開箱」全臺灣第一張「戶口普查表」,只不過,不像現在的戶口名簿小小一張,當時的戶口普查表長53公分,寬39公分,攤開來就像一張大海報,而且調查內容也是專爲當時的臺灣量身打造。

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佐藤正廣在紀錄片中介紹,除了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等選項外,這張表有日本國勢調查所沒有的調查項目,像是潮州泉州客家高砂族等。至於職業選項,還區分主業副業,都需詳列名稱地位,甚至調查對象常用的語言、是否吸食鴉片、裹小腳都是臺灣獨特的調查項目。

▲▼當時戶口普查表有許多臺灣「獨家項目」。(圖/公視授權使用、請勿翻攝)

公視《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紀錄片共四集,2月23日起,每週二晚間10時至11時在公共電視臺首播。第一集是「人口精算師」,以1905年至1940年間的人口普查切入,探討臺灣現今少子問題。第二集是 「美援時期的臺灣製造」,紀錄1951年到1965年間,美援爲臺灣帶來的物資建設、種下臺灣製造的代工基因等。

第三集「翻轉命運的土地改革」則聚焦1949年到1953年間的土地改革,探討當時政府如何由上至下,以國家權力進行溫和農村土地改革。第四集「談判國家隊」回顧1990年到2002年間, 臺灣爲爭取加入WTO所作出的努力。

▲紀錄片從日本對臺戶口普查切入,進一步探討少子化。(圖/公視授權使用、請勿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