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中國手機 印度不要自損一千

小米資金剛解凍,印度又對vivo下手了。在12月25日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道,兩名中國vivo公司印度分公司的員工遭印度執法當局逮捕,將於26日出庭受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此表示,“中國政府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們敦促印方充分認識中印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爲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事,印度確實經常幹。今年,除了vivo,包括小米、OPPO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都曾遭遇各種各樣的“指控”。

從指控vivo“洗錢”,到指控OPPO“逃稅”、小米“違規匯款”,印度對外企的監管顯得頗爲隨性。

營商環境一直是印度的軟肋,也是很多在印投資外企的噩夢。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印度被認爲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有媒體專門查閱了印度《公司法》,法案有近30章500條,幾乎每一條後面都跟着罰金、監禁等違法後果。

有人總結印度的營商環境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在於印度的市場經濟建設往往是高標準立法、造成“普遍性”違法、最終“選擇性”執法。

任何一家優質企業想要根植本土市場,需要成熟的商業生態系統,需要對行業發展和未來投資的穩定承諾。

從商業層面看,印度的這些動作不僅會傷害到中國企業在印業務,無疑也會傷害到印度本身。

印度智能手機的普及步伐慢於中國及全球市場。中國手機企業在印度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帶動了產業投資的熱絡。

在印度,中國手機廠商做的不僅是渠道、銷售,還有後端的生產製造。據悉,OPPO、小米、vivo在印度均有設廠。

這些智能手機被生產出來,大量App被開發,給印度帶來了大量寶貴的投資,本地化運作給印度市場帶來了最新技術,給當地創造了就業。

現階段中資廠商不會輕易退出印度市場,但考慮到目前印度對於中國品牌的限制和針對,接下來產業鏈的投資升級手機廠商也會有所顧慮。

不過,作爲數一數二的成長性市場,印度至今依然爲衆多人士看好,尤其是智能手機普及與迭代。

更讓人期待的是,印度市場足夠大,遇到合適的機會,都有可能很快成長起來。

手機產業鏈出海印度是開始,現在已經有大批量、成規模的系統性產業鏈遷移到印度生產製造,這中間也需要中資企業學習和成長,與印度市場博弈磨合,直面問題,迎接挑戰。

顯然,中印企業好好開展合作,才最符合兩國利益。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