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患兒,阿奇黴素還管用嗎?

近期,8歲的小梅(化名)感染肺炎支原體,家長文女士發現,醫生開具的處方是米諾環素,並非此前最常用的阿奇黴素。另外,一些同時就診的孩子拿到了多西環素的處方。

五月以來,兒童感染支原體增多了嗎?支原體治療的兒科優選用藥是否發生了調整?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除了阿奇黴素,兒童支原體還能怎麼治?

5月20日晚,北京市民文女士帶孩子小梅在朝陽區一家綜合三甲醫院就診。小梅前不久出現了咳嗽、發熱的症狀,診斷爲肺炎支原體感染。

阿奇黴素是兒童支原體感染最常使用的藥物。不過,這次醫生直接給小梅開了米諾環素,還有一些孩子拿到了多西環素的處方。

眼尖的小梅還發現診室門口張貼了告示,寫着由於支原體肺炎出現較多大環內酯類耐藥,如阿奇黴素效果不好,要選擇有效藥物治療,具體情況請諮詢醫生。

記者向幾位兒科醫生了解近期情況,據介紹,換藥是基於耐藥現狀的考量,但阿奇黴素仍在使用。

“從去年到今年,病房裡一直有支原體肺炎住院的孩子,我們感覺遵循經典的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治療路徑,不是都很有效。”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琪告訴記者。

張琪介紹,研究發現阿奇黴素耐藥非常普遍。根據新出的指南,阿奇黴素或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3天效果不好,叫大環內酯類無反應的支原體肺炎;用大環內酯規範治療7天仍然高熱,就叫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經過去年的臨牀觀察,今年儘可能不走彎路,以免耽誤治療。醫生對一些孩子會直接換新的推薦方案,比如米諾環素、多西環素,這些藥物對於支原體是敏感的,我們在臨牀中也看到了有效性。”

不過,阿奇黴素並未棄用。亦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醫生丁飛告訴記者,他們對八歲以下的孩子依然首選阿奇黴素,效果不佳的會換紅黴素或克拉黴素。

“四環素類藥物的問題是可能造成牙釉質損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出現過‘四環素牙’,所以八歲以下的孩子一般不用。對於年幼的這部分患兒,如果對阿奇黴素耐藥,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諾酮藥物也是可以選用的。”張琪解釋。

兒童支原體感染變多了嗎?

文女士告訴記者,兒科發熱門診候診期間,她看到不少患者。有患者19點半排到了200號,一個小時後叫到270多號,她和小梅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其間觀察到一些小患者也感染了支原體。

支原體感染變多了嗎?從不同醫院接診的情況看,近期兒童感染病因較多,支原體只是其中之一。

張琪表示,支原體是非常普遍的病原體,全年都可發病,感染支原體的孩子一直都有。新冠疫情之前,普通患者對於明確病原體沒有很高的訴求,疫情之後更想搞清楚自己感染的是什麼,加上去年冬季兒童集中感染,一度引起了更高的重視。最近該院接診的病例中,除支原體外,輪狀病毒、諾如病毒、鼻病毒、細菌感染等都不少見。

丁飛介紹,近期該院支原體、新冠感染的患兒較多,手足口和猩紅熱也有。此外,隨着天氣變熱,胃腸感冒的孩子也多了些。不過總體來看,門診量上漲不明顯。

北京朝陽醫院兒科副主任常賀生告訴記者,兒童感染近期有小幅增多,諾如病毒感染最多,呼吸道感染的增幅不明顯。

此外,北京市疾控中心今日發佈提示,5月至6月是猩紅熱的春季高峰期,人羣普遍易感,托幼兒童和小學生爲主要發病人羣。

專家提醒:孩子不要帶病上學

張琪表示,“五一”假期結束後就診的孩子有所增加,有的是因爲假期去了人流聚集處被感染,有的是因爲適應陌生環境、疲憊導致免疫力下降,還有的是在學校裡被傳染。張琪提醒家長,近期孩子如果生病了,應當注意休息,病癒後再返校上課。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猩紅熱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引起兒童扁桃體炎、咽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併發症風溼熱和急性腎小球腎炎嚴重危害青少年身體健康,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

家長在高發季節、尤其是周圍出現猩紅熱病人時,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發覺兒童出現發熱、咳嗽或皮疹等症狀,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不要帶病上學。

記者/戴軒

編輯/樊一婧

校對/李立軍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