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情人說不出我愛你?「這樣說」讓兩人更緊密、更甜蜜

▲覺得說「我愛你」很彆扭嗎?其實你可以從感謝的話開始。(示意圖/CFP)

文/《別再說都是爲我好》

懷祖情緒類型是聽覺型,個性細膩敏感,而且很體貼,一直很喜歡身體上的接觸,常常一回家就想給太太亞欣一個擁抱,亞欣卻對懷祖老是喜歡摟摟抱抱習慣很反感,總是能閃則閃,有時難免讓懷祖覺得亞欣拒人於千里之外。

在瞭解懷祖的「愛之語」是「身體接觸」之後,亞欣才意識到原來懷祖是用肢體接觸來表達愛。對於自己在懷祖表達愛意時的冷淡反應,亞欣雖然覺得抱歉,但又納悶,難道只有摟摟抱抱才能傳遞愛人心情嗎?

最近亞欣看了《刻意練習》一書,教人有意識地去特意練習某些事物能力。亞欣一方面覺得自己也許應該爲了懷祖多多練習身體接觸,但另一方面,亞欣也不免懷疑如果刻意練習身體接觸,算不算是一種別有目的行動,而不是發自內心真正對懷祖的愛,好像不是自己真正的心意

思緒腦海裡反覆來回,讓亞欣真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對。其實亞欣從小就不喜歡跟人有太多肢體接觸。小學中學時,小女生常會一起手牽手去玩,或是談話時很自然地勾肩搭背,但亞欣從來就不喜歡這樣,總是習慣和他人的身體保持一定距離

對亞欣來說,比起身體接觸,她更喜歡的愛之語,是伴侶用正向的語言肯定她、鼓勵她。但即使如此,亞欣也很少主動對懷祖說什麼甜言蜜語或是好聽話,她總覺得那些太過甜膩的言語,說起來太肉麻,讓人感覺尷尬又噁心,如果真要表達愛意,或許不一定要說出來,對方應該也能感受得到吧!

每個人適合的、能接收到的愛之語不盡相同,亞欣擔心刻意練習對方喜歡的愛之語,是不是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好像不能算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情感,其實是沒必要的。她認爲,如果要表達愛意,就要用對方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否則說得再多、做得再多,對方收不到,都是無效的溝通。就像我們的母語中文第二語言纔是英文,但如果遇到一個只會講英文的人,就只能勉強自己用英文去溝通,不然就只能雞同鴨講了!

對方的語言去表達愛,這樣的起心動念正是因爲愛着對方,希望能夠好好傳達自己的心意;反之,我們也會希望對方用我們喜歡的愛之語來表達對我們的愛意,不是嗎?亞欣可以練習告訴自己:「我願意去愛、願意去擁抱先生,我想讓先生知道我真的很在乎他、很愛他。」

雖然聽覺型的人喜歡正面肯定的言語,但未必只有甜言蜜語才能傳達愛意。正面肯定的話可以透過說出一個事實,告訴對方他做了什麼讓自己很高興的事,這也是一種愛之語。例如,那天懷祖開亞欣的車出去買東西,看到車子的油已經快用完了,懷祖知道亞欣常粗心大意忘記加油,所以特意繞路加油站把油加滿;隔天一早,亞欣上班快遲到了,又擔心車子沒油,結果上車看到油箱已經被加滿了,她知道是懷祖貼心幫忙,所以用LINE傳訊給他:「謝謝你幫我把車子的油加滿!」然後還難得地附上一個「love you」的貼圖。懷祖一看到,馬上回一句「我也愛你」。亞欣知道懷祖看到貼圖很高興,也開始理解,好聽的話不一定都要肉麻兮兮,也可以簡單明瞭。

其實很多人都不太擅長說好聽的話。華人文化鮮少鼓勵大家把愛意說出來,好像覺得愛用說的,就會顯得有些矯情,但其實很多甜言蜜語都是從感謝的話語開始。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說出謝意,就是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流動,可以從這裡開始。

如果你是聽覺型的人,不妨試着把自己想聽的話直接告訴伴侶,讓對方知道你的需求,反而能更有效地讓彼此的感情流動。

當然,也有些人的愛之語不是用語言傳達,這時可以去觀察另一半喜歡的愛之語是什麼,看看對方是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他/她的愛意。還有,也多加覺察當自己用什麼方式表達時,對方的迴應會很開心、很強烈,那往往就代表伴侶接收到我們想傳遞的情感,並且也樂在其中,日後就可以經常用這種方式向對方表達愛意。

★本文經圓神出版授權,摘自《別再說都是爲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