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瀋陽市公安局、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多部門發佈舉措聯手解決停車難問題引發關注。隨着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停車難成爲羣衆普遍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之一,破解停車難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環,各地都在進行有益探索。
停車難的背後,既有停車資源供需不平衡,對市民交通出行方式引導不充分問題,也有地方政府部門精細化、精準化治理不到位,共享制度不健全等因素。
破解停車難,首先需要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公安交警部門應全面規範道路停車秩序,對侵佔機動車道、堵塞出入口等行爲進行嚴格治理管控,堅持全警常態管理與專項集中整治相結合,做好人工處罰和科技設備裝備整治相結合。城鄉建設部門應推進複合式立體停車樓建設,統籌考慮公交車、社會車輛停車需求,在地面公交車停車場的基礎上,地上建設多層小汽車停車樓。城管執法部門要對“殭屍車”建立臺賬,對長期停放在公共區域,具有車身遍佈灰塵、輪胎損壞嚴重等明顯棄用特徵的“殭屍車”進行信息登記並加以處理。
破解停車難,更重要的是不能“各自爲戰”,需要各部門聯手統籌協調推進,應全力下好“一盤棋”。這需要各地做好統籌規劃,對交通擁堵和停車難治理進行統籌,加大全面全過程統籌協調力度,杜絕各部門多頭管理,規避各自監管存在的盲區。出臺涉及停車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和管理辦法,對各個職能部門在停車規劃、建設、監管的工作職責進行細化明確。搭建統一平臺,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城市大腦停車系統”,實現規劃、公安交警、城建、城管等部門以及道路、停車場信息的充分共享。宣傳部門也應爲破解停車難搭建統一協調的新聞資訊共享平臺,通過組織各部門聯合舉行新聞發佈會,組織新聞媒體用多種形式參與,加大宣傳力度,逐步轉變市民在出行方式、設施共享等方面的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