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保險公司下架 實支實付險買不到?金管會出聲了

民衆憂心在多家保險公司下架實支實付商品後買不到實支險,金管會強調,這次下架的只是受理副本的實支險商品,民衆還是可洽接受醫療收據正本理賠的保險公司購買實支險。聯合報系資料照

對於許多民衆憂心在多家保險公司下架實支實付商品後買不到實支險,對此金管會傍晚特別發聲明,強調這次下架的只是受理副本的實支險商品,民衆想要買,還是可洽接受醫療收據正本理賠的保險公司購買。

金管會在聲明強調,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多數保險公司仍有銷售,並非買不到,且除了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外,尚有日額型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特定傷病保險、癌症保險等其他支應民衆就醫需求的保險商品可供選擇。

金管會並特別說明,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的主要功能,系就保戶發生保單條款約定保險事故所致的實際醫療費用支出提供費用補償,因此應適用「保險損害填補」原則,保險公司在受理民衆投保時,將依照內部覈保規定進行覈保,金管會並未禁止保險公司銷售實支實付醫療保險。

金管會也指出,近日部分保險公司宣佈停止受理或停止銷售醫療保險商品,均爲接受醫療收據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民衆若未曾投保或有增額需求,目前市面上仍有相關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可供民衆選擇,並非買不到。

此外金管會也表示,有關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落實損害填補原則議題,尚需時研議,尤其因應保險業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保險商品宜逐步轉型迴歸『保險保障』本質,其中包括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應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至於上述的研議重點,金管會則表示,相關細節需要有相當時間進行充分討論及建立配套機制來推動,例如因應新藥及醫療科技進步,將來是否能在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納入給付範圍,此部分有賴於國內經驗統計資料是否能取得,金管會已請壽險公會提出具體經驗統計資料需求,待其提出需求後將責成保發中心精進精算統計的基礎工程,就創新醫藥及新型醫療方式的發生率與醫療費用損失幅度等專案進行相關研究,完善我國健康保險相關發生率經驗資料庫,以利保險公司研發高端或自費醫療保險商品。

金管會也特別指出,在研議討論過程中,亦會考量民衆在高端醫療、自費醫材方面的保障需求,逐步推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