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鴻夏戀啓示錄 服貨貿協議是兩岸發展契機

文/宋健仁

臺灣產業的最佳生存發展策略,就是與中國產業參股併購,進行深度合作,藉此提升技術經濟規模共用中國市場商機,促成永續的經濟成長。這是鴻夏戀功德圓滿之後,臺灣產業應該選擇的發展道路

歷經幾年的波折,鴻海併購夏普(俗稱鴻夏戀)終於修成正果,儘管雙方股價並未捧場,但是輿論反應良好。其中一種觀點認爲這是臺灣產業由代工組裝轉型品牌,且掌握關鍵技術開端,系臺灣產業因應紅色供應鏈挑戰與抗韓必走的一條路。

何以今日的鴻夏戀卻被賦予正面的期待,原因很多,全球的總合需求不足,加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造成以美元計價的全球貿易量衰退,使得一些以出口爲主國家經濟衰退愈發嚴重,短期內似無回溫跡象。而臺灣乃是受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因此,鴻海這個最大臺商併購夏普,因爲是以技術提升而非量的擴增,提升在產業供應鏈的價值,一旦整合成功,可望站在全球最大的蘋果供應鏈的制高點上,擊敗各個現有與潛在的對手,故而纔會備受期待與稱譽

服貨貿協議的加持,下一步就是雙方的整合。可惜臺灣產業面臨中國扶植本土產業與紅色供應鏈的挑戰,目前所採取的是民粹式的對抗,全盤否定服貨貿協議,以及中國企業對臺灣半導體業的一些參股。

其實,臺灣商品需要中國市場,直接對抗只會加深誤解與對立,一旦臺灣的抵制引發中國民衆仇視臺灣的情緒,後續恐將影響臺企對中國市場的開拓。

再則,中國扶植本土產業,已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並以龐大商機作爲誘因懲罰外商恩威並濟,很多國際大企業都不得不低頭,或允許中企的參股合作,或大幅降低對中企授權的權利金,使中國產業迅速壯大,臺灣選擇獨立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抗,更顯得相當不智。

況且半導體的高階技術並非臺灣所獨有,如果外商都已屈服,臺灣要與中國企業對抗,也不可能支撐太久。尤其,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是國家政策重點,可謂傾國家的資源予以挹注,臺灣的杯葛、對抗並不會改變中國政策與產業發展方向,只是自己放棄一個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的契機

總之,臺灣產業的最佳發展策略,就是與中國產業參股併購,進行深度合作,藉此提升技術與經濟規模,共用中國市場的商機,促成永續的經濟成長。這是鴻夏戀功德圓滿之後,臺灣產業應該選擇的發展道路!(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

精彩全文,詳見https://goo.gl/8VRT10※本文源自《多維TW》5月號 006期※本文由《多維TW》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