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陸啓動「學術融臺」 兩岸攻防高教人才

文/楊家鑫 張鈞凱

中國大陸近年開始推動對臺「融合發展」大戰略,期望吸引更多臺灣人到大陸就學、工作、生活。核心措施就是大陸國臺辦2018年2月推出的「惠臺31條」,內容涵蓋金融、就業、教育、影視等多種領域,讓臺商、臺生臺青等可與大陸民衆「公平競爭」,享有同等待遇

「惠臺31條」提出後一年,大陸各地陸續推出「在地化」的實施細則,重點在落實居民同等待遇。另一方面,其他中央政府機關也陸續跟進,例如大陸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3月也公佈「惠臺36條措施」。

「31條」惠及的領域非常廣,其中吸引臺灣高教人才赴陸是一大重點,第30條即明言:「鼓勵臺灣教師來大陸高校(大學任教,其在臺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

「學術融臺」五花八門

大陸權威學術期刊目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於7月11日就確定將15個學科、30種臺灣人社科類學術期刊納入資料庫。稱此是爲赴陸工作臺灣人的學術成果納入工作評價體系創造更有利條件。

當時「惠臺31條」政策出臺之後,不少有意前往大陸工作的臺灣學者都表達憂慮,一是擔心兩岸學術體制差距,二是擔心過往在臺灣發表的研究成果不被承認。如今CSSCI對臺灣期刊開了一個小門,顯然就是中共「學術融臺」策略的解套與進一步延伸。

另一方面,協助臺灣高教人才解決「後顧之憂」,增加赴陸誘因,也成爲大陸院校施力點。例如湖北黃岡師範學院就爲臺籍博士提供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位,年薪分別爲16萬、18萬、20萬人民幣;其次每月給予住房補貼1,800元,每年給予安家費5萬元,每年發放交通補貼1萬元,每年可報銷不超過4,000元的門診醫療費用等。

湖北經濟學院則提供「拎包入住」的套房、專項科研啓動費,還將建設專屬的臺灣博士公寓,目前已有超過40名臺籍教師選擇在此任教。

此外,7月也傳出臺灣大學前代理校長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郭大維受聘香港城市大學,將出任該校工學院院長及李兆基資訊工程講座教授。雖然後來臺大稱僅爲短期借調,但也讓外界再次關注臺灣高教人才競相赴陸港澳的現狀。

臺灣反制:「風險」至上

面對大陸頻頻出招,民進黨政府也嘗試反制,針對大陸「惠臺31條」包括鼓勵臺灣專業人才申請大陸「千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2019年6月,科技部次長許有進就表示,透過學校清查結果,有7位研究人員參與,其中2人已離職,轉赴對岸工作。

對此,陸委會表示,教育部及科技部均已依行政院指示,求各公私立科研機構及大學院校未經許可,不得參與上述計劃,並警告,如有觸法也將依規定處置。

與此同時,中研院也於6月宣佈,8月起在大陸大學擔任專任教師的臺灣人,禁止兼任中研院研究人員,再次引來「政治綁架學術自由」的批評。中研院解釋,是參照陸委會的公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第2項指國人不得擔任大陸黨務、軍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機關職務或成員。

雖然陸委會表示,赴臺學術機構及大學院校的兼職人員選聘事宜,並非《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適用範圍;且並非所有大陸的大學都屬於政務系統,須依個案具體事證,分別審認組織以及職務性質兩個要件,不能一概而論。但陸委會也「緩頰」稱,中研院是臺灣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對臺灣「國家安全」利益具深遠影響,該院研究人員之聘任資格條件,爲其人事職權,陸委會表示予以尊重。

兩岸針對高教人才所進行的「攻防戰」,臺灣因本身資源、環境問題,顯得有些「左支右絀」,但大陸的措施也常因政治考慮,而未竟全功

從事大陸惠臺政策效應研究的武漢大學行政管理系臺籍副教授田蘊祥接受本刊訪問時分析,被CSSCI收錄的30種臺灣期刊,有些在該學門並非影響力最高的,以較不會涉及統獨等敏感內容來取捨,可見其刊物收錄的標準「有藝術」、「有考慮」。

至於CSSCI此舉會不會爲臺灣學者赴陸教研提供更強的誘因?田蘊祥對於後續效果持保留態度。他認爲,這些刊物不乏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的來源期刊,其投稿難度不比大陸期刊來得低。因此,CSSCI收錄臺灣期刊的效果,形式大於實質。

自信開放纔是正途

整體來說,大陸「融臺」戰略已全線鋪開,其中高教人才是兩岸攻防重點之一。CSSCI逕自宣佈收錄臺灣3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就是在爲臺灣高教人才赴陸減少障礙;從青壯到資深,越來越多臺灣人才赴陸港澳工作。這是「惠臺31條」在學術領域的落實,也是大陸對臺「融合發展」戰略的延伸。

然而,民進黨政府的抵制力道也在加大。陸委會不時在網路上宣導「赴陸有風險」;民進黨中常會7月也開始推出「紅色威脅、紅色滲透」系列專題報告,主題就包括「高等教育機構的紅色滲透」。這些都可視爲蔡英文推行「民主防護網」的環節,試圖「提醒」臺灣人才赴陸的風險,並將其留在這張「網」下。

不可諱言,兩岸在高教人才的攻防,都被官方視爲政治角力的一環。但許多臺籍教師也直言,前往大陸工作,政治不是第一考慮,是否有發揮的空間以及相匹配的薪水才重要。畢竟「拜佛祖,也要顧腹肚」,臺灣高教缺乏市場與資源,若在臺灣找不到機會,自然會轉向機會更多、待遇更高的大陸市場。

平心而論,無論是資料庫的建制、檔案史料的收藏,或是相對較爲開放自由的研究空間,臺灣學術界自身本來就具有獨特優勢。然而,隨着臺灣全島陷入追求政治自由的近20年,臺灣經濟停滯,對高等教育的資源挹注愈發短少。以臺灣大學爲例,2018年經費已大幅刪減到僅有十年前的六成,更別說少子化導致公私立大學經營困難,許多有能力的教師也得不到相應的薪資待遇與穩定的工作。此外,近來政治力影響學術研究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包括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案,至今仍受紛擾,都不斷消耗原有的學術優勢。

而一海之隔的中國大陸,已躋身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豐沛資源、廣大市場,同步帶動學術研究的轉變與進展;同文同種的淵源,也讓臺灣人纔在大陸能快速適應,是吸引臺灣人才赴陸的強大吸引力。但以發展爲優先的「中國特色」以及過於嚴厲的威權制度,也確實讓許多成長在「西式自由民主」的臺灣人不太習慣。

臺灣應扭轉封閉自守的思維,一味被動防守圍堵,最終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讓人才在政治惡鬥的島內自我萎縮。猶如過去臺灣人才一窩蜂赴美髮展,後來許多人也歸鄉效力,可知自信開放纔是正途,自閉鎖國無疑歧路。而大陸即便是有雄厚資源作爲後盾,恐怕也只有等建立起「偉大復興」的真正自信,健全其政治與學術環境,才能既留住人,也留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