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民進黨的「雙語國家」迷思

文/郭雪筠

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宣佈了一個政策:爲強化臺灣國際競爭力,應師法新加坡英語教育模式,力拚2030年成爲中、英文並行的「雙語國家」。負責統籌「雙語國家」政策的國發主委陳美伶11月初與媒體茶敘時表示,此舉旨在強化臺灣整體的英語能力,提升民衆的國際競爭力;賴清德更以自己執政時期的「臺南經驗」爲例,擬於12月親自宣佈「2030雙語國家發展藍圖」計劃,要讓臺灣進一步成爲雙語國家。

什麼纔是國際化

今年有選舉,各方如無頭蒼蠅一般拚業績時刻也到了。看到這現象不免讓人感慨,一則臺灣官員沒有真正意識到什麼是「國際化」,看到新加坡如何、香港又如何,便盲目效仿(或是隻爲拚業績),忽視了臺灣歷史發展與這兩者並無共同點。二則這顯現出一種文化不自信,好像「陳先生」不是「國際化」,「Tony Chen」纔是。

首先必須承認,不論在大陸還是臺灣、或是整個亞洲社會,加強英語能力從政府民間已推行已久,「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觀念,讓許多孩子自小就接受雙語教學升學之後,「英語課」不只出現在學校課程,還延續到課後的補習班,甚至進入職場也擺脫不了。「英語能力強等於競爭力強」,一直是華人父母的普遍迷思,然而,「多掌握一門語言」的說法與「雙語國家」其實是兩種概念。

賴清德可以說,爲讓外國觀光客到臺南賓至如歸,臺南市府願意補助臺南的觀光業、讓觀光從業人員去上課,使臺南人英語基礎大幅上升,這無庸置疑,是一項德政。多掌握一門語言技巧是能提升競爭力的,也有利於城市發展經濟,這不僅限英語,日語也是同理。但是,這不代表「英語」(或日語)就是「臺南第二官方語言」。

新加坡與香港爲何能夠以英語爲第二官方語言,最重要的是歷史背景,而非「提升國際競爭力」。新加坡在英國殖民時期英語是官方語言,公民自然而然學習英語,獨立後菁英階層依然以英語作爲傳遞政令的官方語言,新加坡公民日常雖用馬來語華語等,但這些語言也融入新加坡環境,有名的「新式英語」就由此誕生。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歷史融入這個國家自然形成的,是這片土地人民的天然血液

而賴清德引以爲豪的臺南市「雙語經驗」推行至今成效如何,去過當地的人自然清楚。將「雙語國家」與「多學一門語言」混淆,甚至用「加強競爭力」的說辭來包裝,只能說,民進黨誤會了「雙語國家」的意涵

政府到底想做什麼?

再者,民進黨政府自上任後在文化上有諸多動作,可惜每動一次就造成社會輿論譁然。去中國化故宮閉館爭議、雙語國家政策,這些都讓人民有「政府到底想做什麼」的警戒與困惑。直白地說,如此一再折騰,對臺灣其實是種傷害,人民對民進黨的信任度也會不斷下滑。競爭力和英語能力不該混爲一談,評估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主要還是看它的人才培育、經濟環境、產業效率等方面,並不是「英語能力」。

還是那句老話:政府若要全心投入、加強臺灣人民的外語競爭力,對臺灣是大有裨益,不論是泰語越南語、英語、日語,都可以讓學生選修,培養對外語的興趣

但是,想要提升「國際競爭力」,就好好執政,爲人民解決實際問題。官員應搞清楚臺灣現有的優勢與未來發展方向,少一些口水戰大話虛話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