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朝向共好發展而非「朝貢」 臺灣切勿妄自菲薄

文/鄭文翔 圖/多維TW提供

在2018年伊始,歐洲國家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及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都不約而同以拜訪中國大陸作爲新年首次的出訪對象。

事實上,不只法國與英國,就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亦於2017年11月訪問中國大陸,其他各國元首於近幾年爭先恐後拜訪中國大陸,並且試圖在這個發展勢頭正健、後勢持續看漲的超大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不過,部分歐美的「疑中派」官員與學者,對中國大陸展現出的強勁發展態勢,以及在東亞區域乃至全球事務中所處地位,表達出他們的疑慮。這些人士將各國近年來受中國大陸磁吸力,甚至前進中國大陸的態勢,詮釋爲過去封建皇權時期中國的「朝貢體系」再興,例如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就曾將中國大陸現今的對外戰略,與明成祖時期的「朝貢」(pay tribute)體系相提並論。

然而,這些對中國大陸發展持懷疑立場者,其所提的「朝貢體系」是否符合中國大陸的現今表現,也受到相當多質疑。基本上,「朝貢體系」是分析古代中原帝國對外關係的概念,若回顧歷史,周代即出現周邊封國周天子爲尊的「朝貢體系」,各國與周天子間是「君臣」或「宗屬」關係,不論各國的國力高低強弱、周天子本身的狀態是興盛或衰敗,各國仍遵守君臣體制,定期定時前往周都進貢奉獻、參與祭祀,表達對宗室之主、衆臣之君的尊重與敬仰。

此後,歷經漢、唐、明、清,各代均發展出雷同亦存有差異的朝貢制度。簡單來說,朝貢體系是以中原帝國爲尊,欲與該帝國進行政治交往或貿易通商等行爲的他國或是外族,須稱臣或納貢、以獲得帝國認可、雙邊有正式協議,才能夠在特定區域或特定時間至帝國進行商貿行爲,或取得帝國庇廕,成爲帝國的屬國或附庸。亦即,中國歷史上的朝貢體系呈現出不平等的國際格局,中原帝國位處金字塔頂,其他朝貢國則位在其下,表現出階級式的景象。特別是在東亞區域內,中原帝國鼎盛時的國力、版圖幅員、商貿機會等都帶給周邊如日本、朝鮮、琉球、安南(現越南)各國極大的壓力,以至於這些國家在不同時期分別加入朝貢體系之中。

大陸未重建「朝貢體系」

有趣的是,難道中原帝國僅存在朝貢、而無其他的國際互動模式嗎?事實不然,清代時期除了朝貢體系而來的「屬國」外,亦存在與清王朝訂有對等條約的「與國」以及獲准進行貿易行爲的「互市國」等。也就是說,中國雖曾有過「朝貢體系」,但僅是中原帝國在不同時期所呈現出的不同情況,朝貢並非具延續性或永久性的國際關係架構。因此,不能將中國過往的對外關係簡單以「朝貢體系」帶過,會造成對歷史的誤解,甚至也會影響到對中國大陸現今在國際局勢下活動的解讀。

其實,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改變以往封閉鎖國政策,開始吸引各國前往投石問路。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在全球普遍疲軟的情況下,持續有不錯的表現,其所擁有的市場潛力、市場規模以及爲追求發展而在國際間表現的柔軟態度,相較於川普上臺後強調的「美國優先」,以及歐洲部分國家受到反移民與失業問題影響而高舉的保護主義旗幟,中國大陸呈現開放與多元的心態,並和有意與之相交的國家互動友好,大爲提升其在區域與全球的影響力。

中國大陸目前最受矚目的是「一帶一路」建設及「亞投行」成立,兩者皆吸引各國競相參與。由於規劃的發展路線與歷史曾出現的陸上與海上絲路高度重合,加上大陸積極吸收外資與各國進入投資,因此部分人士懷疑其是否欲建立一個新的「朝貢體系」。不過,以往的「朝貢體系」是以強國力、壯軍威作爲基準,軍事武力與經濟市場的壓力扮演重要的角色;再者,過往的朝貢體系是指前述所稱的階級式國際體系,位處金字塔頂端的是中原帝國,附庸國位處其下,各國間是不平等的關係。

相較於朝貢體系的階級式格局,中國大陸目前與他國的互動,是以雙邊或多邊條約、準則、備忘錄等形式進行,且自1949年以來均秉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律平等相待,無論對方國家規模是大是小,只要願意合作相交,雙方即可透過談判協商發展關係,近似西方的「西發里亞體系」(westphalian system)。目前不論從形式或內涵看,中國大陸無意重建朝貢體系,因爲中國大陸並非以軍事武力或強勢經濟作爲手段,強迫威逼他國與其進行貿易或互動;也重申「絕不稱霸」的理念,這與歷史上各帝國的霸道、當代美國的霸權心態有所不同,更遑論要建立一個「朝貢體系」,現況明顯與過去有所不同。

現今中國大陸的確是聚光燈焦點,在整體發展上確實是揹負着各方期待,不應稱「朝貢」。中國大陸目前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由於多年來的累積與努力改革「實幹」得來,並非用武力或槍炮「打」出來,談不上稱霸,更不用說要求他國向其「朝貢」。

全球聚焦大陸 臺灣如何自處?

另一方面,臺灣在歷史上一直處在東西方的夾縫中。明清之交是海盜聚居之地,曾被荷蘭、西班牙各據一方;後有鄭氏家族及清朝正式收入版圖。然而,臺灣被清朝收歸後依然處於帝國邊緣,直到1885年中法戰爭後才建省,建省後不久又因甲午戰敗割讓給日本。

二戰後,臺灣由於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美國反共的需求,在內戰和冷戰背景下,進而加入以美國爲首的「盟友體系」;雖是盟友,但因美援的關係,反使臺灣處處受美國掣肘。即便1979年後臺美斷交,依然長期受到美國製約,自主性受到限制。

兩岸在1987年恢復交流後,部分臺灣企業界與商界人士開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投資,成爲「臺商」,憑藉同文同種的優勢,迅速在中國大陸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由於臺灣內部政治局勢的詭譎,不同背景的政黨上臺後往往將前朝政策棄如敝屣,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亦呈現鐘擺式變化,近年來,兩岸因種種因素呈現冷和甚至冷凍的狀態。可以說,臺灣目前依舊處於東西兩大強權、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夾縫中,自主性依然薄弱,這是無奈的現實。

臺灣想多爭取自主權,仍須看清局勢。即便民進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企圖分散臺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程度,但據中國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17年兩岸雙邊貿易總值人民幣1.35兆元,年成長14%,佔該年大陸外貿總值的4.9%。臺灣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伙伴,其中大陸對臺出口爲人民幣2,979億元,成長12.2%,大陸進口臺灣產品高達人民幣1.05兆元,年成長14.5%,臺灣出口到大陸產值是大陸出口到臺灣的3.5倍。貿易逆差達到人民幣7,534億元,約爲新臺幣1.227兆元,年增率爲15.4%。

數字會說話,在兩岸雙邊貿易上臺灣獲益遠高對岸,因此,臺灣根本沒有所謂「進貢」的情況,本身不必有自卑或受打壓的心態,應該更正面積極地面對全球、朝向中國大陸,追求「共好」,參與共同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