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新聞》把武統等同「仇臺」是對大陸民意的曲解與誤判(郭茂辰)

反攻大陸」是早期「中華民國政府退據到臺後最重要的口號。圖爲金門後水頭的軍事標語,重新彩繪成爲聚落新亮點。(李金生攝)

近些年面對大陸內部武統聲浪激增,一些臺灣媒體不免發出「如何降低大陸仇臺情緒」的詰問,當中既有對民進黨不斷進行反中政治操作的憂慮,同時也有向大陸方面的喊話。觀察上述言論,多數慣性地將「反中」與「武統」看成彼此民粹激盪,認爲這兩股聲音的存在是造成兩岸僵局的根源。然而,這種面對雙方民意交鋒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是基於理性客觀的善意還是避重就輕未能直面問題核心,或許仍待釐清。而在此過程中,拋開意識形態的殊異,用一把尺、一個標準盱衡兩岸關係,就顯得更爲重要。

「武統」曾是臺灣的主張與實際行動

不容否認,近二十年來兩岸軍事實力的消長,讓臺灣社會對「武統」產生了一種戒慎恐懼的心理。但追本溯源,此主張並非始於中國大陸,自1949年兩岸分治到1992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被廢止,用軍事手段達成中國「統一」,一直以來都是臺灣的主張。

反攻大陸」是彼時「中華民國」政府退據到臺後最重要的口號。1949年6月26日,蔣介石在《本黨革命的經過與成敗的因果關係》講話中,清楚明訂「一年反攻,三年成功」的期限。就在一年將近時,1950年3月13日改口說「三年反攻,三年成功」,1950年5月16日,又變成「五年成功」,而五年過去,在1959年5月19日,《掌握中興復國的機運》講話裡,蔣又提到,「再過十年」,超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期限,還不能反攻復國的話,那就任何希望都要破滅了。爲此,在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標語,在馬祖南竿的「枕戈待旦」照壁,都是證明。

而當年臺灣除了「武統」,還有「恐襲暗殺」,1955年4月11日,喀什米爾公主號(Kashmir Princess)執行包機任務,從印度經香港飛往印尼雅加達,原定乘載中共代表團前往萬隆參加會議。在香港停留期間,被國民黨特工買通的一名清潔工按照其要求將炸彈安上飛機。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除3名機員生還外,11名乘客及5名機組人員罹難。由於中國總理周恩來臨時改變路線,所以此次暗殺行動失敗。而萬隆會議之後,1955年,中共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概念,1956年又提出了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建議,但當時臺灣掌控空中優勢,對大陸沿海搞突襲、騷擾,甚至派飛機轟炸從未間斷。

1962年9月9日,臺灣空軍中校陳懷生奉派再駕U-2飛機飛往大陸執行偵照任務時,被擊落命殞江西南昌附近,蔣經國在《看不見,可是你依舊存在》的悼念文中這樣寫道:當他第一次駕駛U-2飛機完成遠端的高空偵照任務回來時,我親眼看着飛機的滑輪平平穩穩地落在跑道上,我爲他驕傲,也爲他高興。他在短短的幾小時內,完成了往返臺灣與新疆之間的不着陸飛行,打破了中國空軍飛高和飛遠的紀錄,可是當我和他握手時,他和平日一樣的謙虛有禮,一點也看不出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他對我說:「我們的祖國實在太偉大了!我們一定要下決心收復自己的國土!」

如果以2020年解放軍軍機飛越海峽中線遭藍綠同聲譴責「傷害臺灣人民感情」爲標準,那當年蔣經國、陳懷生所做之事,是否是傷害大陸人民感情?但爲何幾十年後,還有昔日的U-2飛行員張立義在「九三閱兵」時被奉爲上賓,張立義說,「不忘歷史包容仇恨希望兩岸和平統一」。在北京看來,那段歷史終究是中國人的兄弟事、家務事,大陸一貫的立場是隻要堅持「一箇中國」,就能「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時過境遷臺灣是反對武統還是統一

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堅持了26年,父死子繼蔣經國繼續勉強喊了13年,雖然只是尸居餘氣,直到李登輝在1992年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徹底宣告已無力用軍事手段實現中國統一。而反觀大陸方面,1979年即已發表《告臺灣同胞書》,1981年,時任中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代表中共方面進一步闡明關於臺灣迴歸,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

當年自知反攻無望,蔣經國嘗試改文攻,以「一國良制」迴應「一國兩制」。他去世後,以制度優劣解決兩岸問題在李登輝執政初期依然延續。1991年4月28日,海峽交流基金會組團首度訪問北京,5月4日會談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當面向海基會首任秘書長陳長文建議「一國兩制」可適用於兩岸的臺灣;陳長文即以「一國良制」迴應 ,認爲應由兩岸人民自主選擇較好的制度。陳長文1991年強調,「中國的統一應是兩種制度的選擇」,是兩種制度和平的競爭。

對比之下,一國兩制是彼此尊重製度的不同,而一國良制,是要以自身的制度影響對方的制度,前者是多數尊重少數,而後者反而是要少數決定多數,到底哪一方更專斷呢?

時過境遷,對臺灣而言,恐怕已無人關心「兩制」還是「良制」,「自由中國」徹底成了過去式,現在對昔日「自由中國」的人待遇最優厚的是大陸地區,給惠讓利,一再惠、一再給,各種陽光政策,連很多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人都沾了光,對照陸配在臺被歧視,有立委說剛好而已,對照因爲陳時中的一句「選擇了國籍就要承擔」讓「小明有家不能回」,又到底哪一方纔是更自由的「中國」呢?而從金門眺望廈門,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隔海對照,已經成了很多臺灣地區的中國人最心之嚮往的目標,這場制度之爭或已塵埃落定。

況且,比起當年臺灣對「一國良制」的執着,如今主流民意反對的恐怕不只是「武統」,而是亟待脫離「一箇中國」。試想,假如美國出兵來援可以實現分離,多數臺灣人又將何去何從呢?

因此,所謂反對「武統」只是認同異化的表徵之一,而如果「武統」傷害兩岸人民感情,以此論,最該反對統一的應該是幾十年前面對空襲暗殺、面對沿海不斷受到襲擾的大陸民衆,何以中國社會從官方到民間的統一之志反而愈發堅定?歸根結柢,不是「武統」讓兩岸關係漸行漸遠,而是先認同了兩岸不是一家,才把它當成了拒統的理由。

武統和統消長背後是對兩岸關係的趨勢研判

衆所周知,自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以來,中國官方始終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式,同時「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樣的立場幾十年來從未改變。

2020年年底,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在中國官媒《人民政協報》刊文表示,現在臺灣島內的情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減小。因爲第一,「臺獨勢力已經在臺灣坐大,主張「臺獨」的民進黨由臺下走到臺上,並在臺灣全面執政,反對「臺獨」的國民黨失去制衡能力。第二,臺灣島內黨派紛爭,現在臺灣的任何政黨都不能代表臺灣人民與大陸談判統一問題。第三,現在臺灣執政的民進黨蔡英文連「兩岸一中」都不承認,不大可能來跟大陸談統一。

王在希認爲,解決臺灣問題是否需要使用武力,什麼時候使用武力,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具有戰略性、全域性的政治問題,而且和平統一與武力問題本身是一個一體兩面、相互聯繫的辯證關係。

因此,大陸內部武統聲浪的激增到底是極端民粹還是理性觀察後對兩岸前景的展望預判,不能一概而論。即便是臺灣輿論看來相對溫和的大陸涉臺工作者,恐怕也無一人承諾解決臺灣問題放棄武力,而那些經常被島內媒體認爲鼓吹武統的學者或解放軍高官,也從無一人敢高聲放言,如果可以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仍要堅持使用軍事手段。

事實上,導致武統和統消長的決定因素在於臺海局勢向何種方向演變,是否最終走向「兵兇戰危」,從來就不以北京期許和平統一的意志爲轉移。

是仇臺還是面對臺獨反中的被動因應

誠如文上所述,把「武統」與「和統」對立,反映了臺灣社會對大陸對臺方針完整論述的認知不足。而把武統等同「仇臺」,就因果而言,則更待商榷。

首先,如果武統等同「仇臺」,何以解釋幾十年前,當臺灣面對大陸一手軍事鬥爭、一手政治宣傳的年代,縱使國共勢不兩立,縱使一灣海峽咫尺天涯,兩岸民衆之間彼此尚能維繫血濃於水的手足情感,爲何大陸民衆並沒有將此等同「仇陸」?歸根結柢,這仍是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分野,是看成中國內戰延續還是侵略與反併吞的問題,當認同南轅北轍,得出的結論自然是天淵之別。

另一方面,每當面對兩岸輿論激烈交鋒,當臺灣社會常以自身的民意作爲與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時,可曾願意理性傾聽大陸民衆的感受?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大衆媒體,對中國大陸的抹黑、攻訐幾乎已經成爲家常便飯,各種偏狹短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極端言論族繁不及備載,而每到選舉,好像不咒罵對岸不足以證明「愛臺灣」的政治血統純正。

遠的不說,僅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爲例,臺灣在疫情之前口罩九成從大陸進口,但民進黨政府卻第一時間禁止口罩出口。當中國大陸籠罩在疫情陰霾之下,電視政論節目中對方艙醫院的嘲諷貶損,對抗疫的幸災樂禍,猶如揮出的一記重拳着實打到了不少大陸民衆的心。在臺灣疫情爆發之後,當大陸不計前嫌主動遞出橄欖枝後,臺陸委會仍以「假好心」指責大陸杯葛疫苗輸臺;當上海復星醫藥表示願意將輝瑞疫苗提供給臺灣民衆時,仍遭遇陳時中高高在上的「還沒接到申請」的放話;當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批准使用中國國藥(Sinopharm)生產的疫苗進入緊急使用清單,讓這款中國疫苗成爲首個西方國家以外研發並獲得世衛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一些臺灣的政治人物爲遂行反中目的,仍要作出不實的指控與誹謗。

將心比心,如果將兩岸角色互換,臺灣又將如何以對呢?而面對善意屢屢被「吐口水」,也不可能要求大陸民衆不作出任何迴應,也不可能要求大陸民衆基於起碼的愛憎情感,沒有任何不滿或情緒反彈,而把這種面對臺獨反中操作的被動因應簡化爲「仇臺」,即便站在超然立場,如不釐清前因後果,凡事不由分說各打五十大板,這種解讀恐怕也有失公允。

有一點可以更確定,當民進黨繼續推行漸進式「臺獨」,一步步挾洋自重拉高兩岸對抗,北京勢必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來反制外部勢力的干擾,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在此背景下,武統可能性自然升高。而當臺灣內部反中仇中的社會氣氛愈演愈烈,政客與媒體繼續肆無忌憚不知伊于胡底,長此以往,也勢必將雙方民意引向直球對決。而動輒一句大陸「仇臺」並不是反中的遮羞布與擋箭牌,解鈴還需繫鈴人,重拾理性自覺,找回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纔是真正的解方!

(本文來源多維新聞網,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