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新聞》鞏固「核心」應對挑戰 中共力推第三個「歷史決議」有深意(杭子牙)

今年11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十九屆六中全會將提出「重點研究全面總結中共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這是一個重大政治訊號,意味着自毛澤東、鄧小平以來的第三個重大歷史決議已經呼之欲出,以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三分斷代的概念將正式寫入中共歷史。(新華社)

上個月最後一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做出了今年11月在北京召開中共第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決議提出,這次全會的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重點研究全面總結中共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

多維新聞當時即在《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呼之欲出 毛鄧習斷代將正式寫入歷史》一文中援引相關消息指出:「這是一個重大政治訊號,意味着自毛澤東、鄧小平以來的第三個重大歷史決議已經呼之欲出,以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三分斷代的概念將正式寫入中共歷史。」

爲什麼中共在此時要力推第三個「歷史決議」,這次政治局會議給出了明確說明:「總結黨的百年奮鬥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鬥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保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的需要。」

如何理解這段官方話語?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繼續鞏固習近平核心地位與政治權威的需要。也即如政治局會議通報所說,是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的需要。」

迄今爲止,中共在歷史上一共通過兩個歷史決議,分別是1945年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這兩個歷史決議都是在中共歷史的關鍵轉折點上做出的總結,分別確立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核心地位,成爲進入毛澤東時代和進入鄧小平時代的標誌。毛澤東在此後成爲中共第一代核心權威一直到1976年去世,前後歷時30餘年;鄧小平時代也是以此爲起點,涵蓋了江澤民與胡錦濤時期,歷時40餘年,一直到中共十八大召開,習近平成爲新領導人。

廣義上,從習近平2012年上任成爲中共總書記開始,中國就已經進入了習近平時代。多維新聞從當今世界正經歷的百年變局和中共面臨的歷史任務出發,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毛、鄧、習斷代概念,認爲習近平有機會開創一個新時代,這種認識在過去十年成爲觀察中國政治演變的座標,絕大多數研究中國政治的智庫與學者都接受了這個觀點。

習近平本人也通過給中國社會及國際格局帶來的廣泛而深入的變革定義了這個時代,他在2016年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上被確立爲領導核心,並繼而在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了「新時代」這個概念,習近平思想被寫入黨章,毛鄧習斷代正式進入中共黨的文件。

但是,從政治想像到政治事實,從黨的文件到歷史決議,終究還是有一些差異。尤其是考慮到明年中共二十大的現實政治需要。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歷史的國家,社會文化講究歷史傳承,政治人物講究青史留名,「着史」從來都是國家政治最核心的命題,中共雖然是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但是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對中共來說,將領導人地位寫入黨的政治文件,就好像是「在山中看山」,總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差異,但是寫入歷史文件,就等於從「羣山」包圍中抽身,站到了歷史高度,宣告了領導人在歷史序列中的形象地位,其在鞏固核心地位與政治權威上的作用自然不可低估。

第二個方面是實現新歷史目標,完成新歷史任務的需要。也即如政治局會議通報所說,「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高全黨鬥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能力、永保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的需要。」

中國人常說「以史爲鑑」,事實上從來沒有純粹的歷史,總結歷史從來都是爲服務現實,尤其對中共這樣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浸染又信奉歷史唯物主義的政黨。

1945年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共對以王明爲代表、以教條主義爲特徵的「左」傾錯誤做了詳細的批判性結論,高度肯定了毛澤東靈活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路線,在官方文件中正式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全黨領導地位,用毛澤東思想統一了中共認識,爲之後取得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

1981年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又對中共建國以來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反右運動、大躍進、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進行了歷史總結與批判,並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及功過是非、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意義作了評價,果斷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爲綱」的極左路線,肯定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爲核心的新一屆中共領導層所確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路線,爲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奠定了理論上的依據。

那麼,在中共「兩個一百年」交匯之際,總結過去一百年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對在明年二十大進一步鞏固習近平連任後的核心地位,對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意義由此顯而易見。

2021年是中共「第一個百年」的終局之年,也是「第二個百年」的開局之年。在這一年,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並開始向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所擘畫的世紀目標發力,「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

在第二個百年,中共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第五個現代化」,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要完成國家統一,實現共同富裕,這是擺在中共全黨面前的歷史任務,也是習近平爲自己設定的目標。

而且,實現這一目標絕不會一帆風順。因爲中國崛起動搖到由西方主導了數百年的世界格局,尤其是對美國霸主地位構成了有力衝擊,中西方關係尤其是中美關係,正經歷歷史性的艱難時期,內部治理風險與外部險惡環境交織成爲未來數十年中共必須克服的巨大挑戰。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共能不能戰勝這些內外挑戰,就成爲能否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總結過去一百年的經驗教訓,就可以以史爲鑑,避免再犯類似錯誤,並從歷史中汲取成功經驗。而之所以不在建黨一百年紀念活動期間作出第三個歷史決議,而是要在幾個月後的中央全會上作出,就是爲了彰顯本決議是中共全黨意志的體現。

(本文來源多維新聞網,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