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下 基建股抗震前景佳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野村投信提供)

俄烏戰火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歐美股市首當其衝,臺股也跌破萬八關卡,加上市場籠罩在聯準會升息與縮表的擔憂情緒中,投資氣氛轉趨保守。在震盪局勢中,今年以來全球基礎建設類股仍維持相對突出的表現,在俄烏戰火之下,抗震力高且前景佳,成了不少投資人避險關注標的之一。

爲何基礎建設類股能夠相對抗跌,甚至逆勢上揚?首先,以傳統的「鐵公基」基礎建設類股爲例,多爲公用事業類股、交通類股,普遍具有「政策監管」與「穩定的長期合約」的特性,營運狀況較爲穩定,加上疫情塞港議題,這些產業自今年起進入另一個爆發成長期。

歐美先進國家,公用事業、交通以及中游能源基礎設施等,均已使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亟需汰舊換新,如美國總統拜登於去年11月正式簽署總額高達1.2兆美金的基建法案,第一個着手的方向爲汰舊換新,也是該法案的投資重點。

除傳統的基礎建設類股,在科技發展下,數位新基礎建設例如5G寬頻、雲端與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趨勢,成長潛力亦不容小覷。舉例來說,美國佔地廣闊,偏遠地區人口較爲稀少,爲促進美國網路服務的普及,美國政府也會投入資金,將寬頻網路擴展至這些地方。

此外,根據IDC預估,隨着人們的網路使用量攀升,未來3年全世界創造的數位資訊量將超越過去30年總量,這些都需要數位基礎建設的支持,潛力產業包括數位科技相關的房地產、寬頻與電信業者。

去年七國集團峰會(G7)中,美國即顯露主導全球基礎建設的野心,拜登發表跨國合作計劃「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for the World),高達40兆美元的資金將投入至全球數個開發中國家的大型基建項目。此外,歐盟也將籌資3千億歐元進行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劃,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各項軟硬體基礎設施,投資區域從非洲、亞洲到拉丁美洲涵蓋項目包括能源、交通、教育及衛生等,不僅帶動各國再創經濟價值,亦爲歐盟帶來莫大的戰略優勢,這波先進國家掀起的基礎建設投資浪潮才正要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