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2週年 美媒:中國對俄羅斯的非致命支持令美歐不安

俄烏戰爭2週年,美媒:中國對俄羅斯的非致命支持令美歐不安。(圖:Shutterstock)

隨着烏克蘭戰爭進入第3年,中國對俄羅斯的戰爭支持令美國和歐洲越來越擔心。據美國之音報導,雖然中國還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但美歐相信,正是俄羅斯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貿易爲俄羅斯經濟輸血,才使得俄羅斯的戰爭機器可以運轉。另外,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大量「非致命」產品卻產生了「致命後果」。中國的重型卡車、無人機和其他軍民兩用產品直接加強了俄羅斯的國防工業的能力。

中國對俄羅斯的戰爭支持「令人不安」

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Nicholas Burns)近日在一場紀念烏克蘭戰爭2週年的駐華使館聯合活動中說,美國對中國持續支持俄羅斯「感到失望」,稱中國的做法「非常令人不安」。

根據美國駐華大使館2月22日的新聞稿,勃恩斯說:「美國對中國持續向俄羅斯2年前根本違反《聯合國憲章》對烏克蘭進行殘酷和非法入侵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感到失望;對中國政府控制的媒體指責北約和歐盟應該爲戰爭負責感到失望。責任完全在克里姆林宮的一個人的肩上;我們對中國公司助長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的行爲感到非常擔憂。」

他說,美國已經向中國提出了關切。「中國在烏克蘭主權和獨立等事關生死存亡問題上保持沉默,令人震驚。它對俄羅斯的支持確實非常令人不安。」

2月21日,勃恩斯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X上轉發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前一天的記者會上發表的有關中國對俄羅斯支持的一段講話,「我們沒有看到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我們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司向俄羅斯國防工業基地提供投入,這是我們一直關切的問題。」

中國與俄羅斯的親密關係在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中俄宣佈兩國關係「無上限」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不過,隨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2週年到來,美國和歐洲越來越意識到中國給予俄羅斯的非致命援助帶來的後果。

2月21日,歐盟成員國批准第13輪與烏克蘭相關的對俄製裁計劃,禁止近200個被指控幫助莫斯科獲取武器或涉及劫持烏克蘭兒童的實體及個人前往歐盟國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的制裁措施首次將3家中國大陸公司列入歐盟企業禁止交易的公司名單。這些公司被指參與了向俄羅斯提供敏感軍事技術,而這些技術最終被用到了烏克蘭戰場。

另外,美國商業電視頻道CNBC在2月20日的一則報道援引美國衆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民主黨衆議員康諾利(Gerald Connolly)的話說,美國也在考慮以中俄合作爲由對一些中國企業實施類似的制裁。

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也是剛剛結束的慕尼黑安全會議關注的重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時,美方對北京提出了關切。

王毅在慕安會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是動盪世界中的「穩定力量」時,會議主持人、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就中俄的密切關係當面對王毅提出質疑。

霍伊斯根問道:「2022年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增長了30%,2023年相比增長了25%,兩國的貿易額高達2400億美元。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問的是,難道你不應該對俄羅斯施加更多的壓力,同時施加一些經濟壓力以確保你在演講中所說的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得到體現,聯合國得到加強?因爲根據安理會文件,畢竟是俄羅斯違反了文件。」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月12日公佈的數據,去年中俄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401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增長26.3%,遠超過中俄領導人此前下達的將兩國貿易額增長一倍的目標。2024年是兩國建交75週年,中國官媒預測,兩國貿易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中國非致命武器支持的「致命後果」

王毅在慕安會發表演講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演講中說,不要問烏克蘭何時結束戰爭,而是應捫心自問爲什麼普丁仍然可以繼續打下去?

報導稱,很多人認爲,包括中國官媒,都在說澤倫斯基這是在抱怨歐美軍援不足,但是也有人指出,普丁之所以能繼續打下去是因爲獲得了來自中國等國的軍事和物質支持。

報導引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維什尼克(Elizabeth Wishnick)觀察:「軍事上,俄羅斯能夠繼續提供補給,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因爲儘管中國不直接支持俄羅斯的軍事努力,但是俄羅斯獲取了很多中國的軍事技術,特別是無人機和一些非軍用的軍民兩用物品,包括卡車、重型卡車和一些彈藥。」

她說,中國雖然不是唯一向俄羅斯提供這些技術和物品的國家,伊朗、北韓和白俄羅斯都向俄羅斯提供了相關的物品,但是中國無疑是重要的來源。

2月12日,挪威軍事情報局局長斯滕索內斯(Nils Andreas Stensens)在介紹挪威安全部門的年度風險評估報告時說,俄羅斯對西方制裁的適應「比預期地更好」。他還說,由於北韓、中國、伊朗和白俄羅斯等國更大的軍事儲備和物質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得了軍事優勢,「中國沒有提供武器,但機械、車輛、電子和零部件對俄羅斯的國防工業非常有用。」

報導引述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的高級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分析,中國的非致命支持卻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2023年11月,韋伯斯特和他的另外2位同事共同發表了一份報告直指,中國對俄羅斯的非致命武器支持實際上阻礙了烏克蘭的反攻力道。報告說,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大量工程機械、設備和製造業產品是讓俄羅斯軍事機器維持運轉的關鍵所在。

報告說,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機械可能防止俄軍遭遇毀滅性的打擊。2022年8月和9月,烏克蘭在反擊俄軍入侵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特別是在哈爾科夫市周邊地區。隨後,俄軍開始建構被稱爲「蘇羅維金防線」防禦陣地。報告說,2022年9月,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挖掘機與前一年相比翻了三倍多,而且時間上與建構「蘇羅維金防線」相吻合。

據中國媒體報導,俄羅斯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重型卡車出口市場。2023年,中國一共向俄羅斯出口了重型卡車14萬輛,佔中國重卡出口數量50%,佔俄羅斯約70%的市場。2021年時,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重卡數量不足一萬輛,2022年的時候直接提升到了3.2萬輛,成爲中國第一大重卡出口市場。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說,俄羅斯引進的大量中國載重卡車對在烏克蘭俄軍的後勤補給至關重要,因爲俄軍沒有通過鐵路或水路補給的能力。

報告還提到,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滾珠軸承也暴增。滾珠軸承是坦克、飛機、大炮的「關鍵零件」。報告說,2022年,中國對俄羅斯的軸承出口比2021年同期相比一口氣暴增345%。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說,同期中國對吉爾吉斯的軸承出口更增加了2492%。這有可能讓俄羅斯加快生產戰爭急需的坦克。

《紐約時報》去年9月的一篇報導說,俄羅斯坦克生產數量已經比戰前翻了一倍,戰前每年生產100輛,目前的產能已達200輛。

韋伯斯特和他的同事還說,中國還是俄羅斯進口半導體晶片最主要的中間商,將世界其他地方生產的、軍民兩用的半導體晶片間接轉運至俄羅斯。另外,報告指出,中國製造的無人機也被發現用於烏克蘭戰場。此外,北京向莫斯科出口了可用於軍事的高科技產品,例如航電設備以及戰鬥機引擎部件。

2023年7月28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佈的一份解密報告也稱,中國的支持對於俄羅斯繼續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能力「至關重要」。

韋伯斯特和同事說,其他國家也向俄羅斯出口物資,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在規模上與中國對俄羅斯戰爭機器的支持相提並論。

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可能還會繼續

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在新的一年裡可能還會繼續。中國國防部長董軍1月31日在同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網路視訊通話時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俄羅斯, 並將不顧美國和歐洲的壓力繼續合作。

董軍說:「儘管美歐不斷向中方施壓,但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你們提供了支持。甚至中歐防務合作受到衝擊,但我們不會因此而改變或放棄既定政策。他們不應該也無法干涉俄中正常合作。」

根據中國國防部官網消息,董軍和蕭依古在通話中還表示,中俄在兩國最高領導人的「定向領航下」繼續合作,將中俄關系推向新的高度,邁向新臺階。

報導引述倫敦國王學院專門研究俄羅斯外交政策和安全的高級講師娜塔莎·庫爾特(Natasha Kuhrt)解讀,董軍的講話雖然「並不意味着中國會向俄羅斯提供致命的軍事援助,但這標誌着更高一層的支持。」

在外交上,中國在聯合國依然選擇與俄羅斯站在一起。2月12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公開會上表示,美國應當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援助,以使得外交努力可以開始,「國際社會應該積極勸和促談,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創造積極條件。個別國家應該立即停止拱火澆油,停止破壞國際社會外交努力。」

俄羅斯總統普丁最近在接受美國記者卡爾森(Tucker Carlson)的採訪時表示,自己有興趣通過外交對話以結束與烏克蘭的衝突。這呼應了中國的和談提議,因爲談判目前可能對俄羅斯更爲有力。但與此同時,烏克蘭正在向美國尋求更多資金,以對俄羅斯發動反攻,以確保奪回東部被俄羅斯奪走的領土。

美國財政部去年12月宣佈,將對爲俄羅斯購買軍事必需裝備提供交易便利的銀行實施二級制裁。據報導,在美國授權實施二級制裁後,中國的國有銀行正在加緊限制向俄羅斯客戶提供資金。至少有2家銀行在最近下令審查其俄羅斯業務,重點是跨境交易。

亞洲協會中俄問題高級研究員菲利普·伊萬諾夫(Philipp Ivanov)認爲,這些制裁並不意味着中國會減少對俄羅斯的支持,但一定會讓中國企業在未來的一年更加小心。他說:「我覺得他們會更小心,更有選擇性。特別是那些在敏感技術和軍民兩用技術領域與俄羅斯打交道的企業。」

伊萬諾夫說,中國這樣的選擇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美中競爭的認知不無關係。「當中國放眼世界,它把與美國的競爭看成當前最需要管控的問題。看起來,它已經認定,中國習近平主席自己也說過,美國試圖遏制中國,所以,他可能認爲無論中國在俄羅斯問題上做什麼,美國都不會改變與中國競爭並遏制中國的戰略……當然中國也會付出代價,不過,他可能認爲現在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利大於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