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品更需嚴苛的安全標準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以食爲天”是家喻戶曉的俗語,當“未來”和“天”這兩個詞彙碰撞在一起,足以激盪起每一個父母的心。

目前,全國每年兒童食品的購買力可達2.47萬億元,並呈現從中低端消費品爲主到強調營養過度的趨勢。江蘇省經濟信息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江蘇每年新增新生兒約80萬,每個新生兒家庭用於嬰幼兒的消費月均爲900多元。

孫睿 攝

兒童食品標準將迎新進展

目前,我國正在執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的兒童用品,僅僅有12個類別,且全部集中於日用品,食品、玩具等“問題多發”地帶並沒有強制性的產品標準,只能按照普通商品的標準進行監管。可喜的是,兒童食品安全已引起了有關部門和研究機構的關注,兒童食品標準將迎新進展。

2017年6月1日,國內首家兒童食品研究所在南京曉莊學院成立,該所所長張李陽說:“國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劑標準時,是以60kg的成人爲標準制定的。由於兒童身體尚未發育成熟,食品使用的添加劑種類應該更少,允許添加的限量應該更低,如果按照成年人的標準攝入添加劑,無疑會給兒童健康帶來風險。”鑑於目前廣大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以及兒童人羣的特點,儘量少使用或不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劑。張李陽介紹,該所將在安全優質兒童食品原料生產保鮮、兒童休閒食品、兒童特殊食品、兒童食品安全檢測與標準、兒童食品高新加工技術及設備、食品安全包裝材料等6大領域開展研究。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蔭士安表示,目前執行的《嬰兒營養食品國家標準》是1997年頒佈的,於1999年正式實施,其中有部分內容與國際標準存在差距,國家相關部門將對《嬰兒營養食品國家標準》進行修改,新標準將根據嬰兒飲食結構最新研究成果,更加註重營養成分的搭配,將提高了包括蛋白質在內的某些成分的含量標準。

我國現行標準與國際標準不一致,受到其制定時代社會現實影響。在標準制定的上世紀90年代,農村消費者在嬰兒食品中會添加米粉豆粉,會導致攝入的蛋白質含量不足,因此,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每100g嬰兒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爲≥18g,高於國際標準。但是,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有些成分的含量已遠超嬰兒所需的營養範圍,應該及時修改。“嬰兒的肝、腎、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完全,很多高蛋白的物質還不能完全吸收,如果在食品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會加重嬰兒的腸胃負擔,影響其發育”。華西醫院營養專家李建表示。如果兒童飲食結構中蛋白質的含量偏高,會導致兒童處於過度興奮狀態,引起多動導致兒童偏食,引起肥胖等症狀。據瞭解,一些生產廠商爲了達到該標準,添加人工合成的蛋白質,影響嬰兒的發育和健康。

2017年8月16日,《嬰兒營養食品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已正式啓動,新標準對食品成分的規定將全面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保障嬰兒身體健康促進更好的發育,還將從牧場、水質、原材料等源頭控制產品質量。

食品安全意識從娃娃抓起

2016年,食品安全教育正式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國衆多城市紛紛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通過宣傳食品安全和營養膳食的知識,促進公衆兒童營養科學素養的提升。

2017年,“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在北京啓動首場城市行活動,並在天津、承德、深圳、昆明及福州等地區陸續啓動。當年3月1日“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城市行北京站的活動中,具有標誌性的兒童食品安全移動體驗營走進北京一師附小,把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和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技術相結合,爲孩子們生動直觀地展現食品來源,讓他們在虛擬廚房環境中學習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

今年3月9日,北京市教委發佈了做好2018年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食品安全、健康飲食將納入教育教學內容每學期,學校要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題教育,並將食品安全與主題班會課外實踐等活動緊密結合,開展經常性教育,有效提升師生食品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食品追溯體系先行

隨着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能互聯網前沿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食品的追溯體系建設已逐漸成爲可實施落地的計劃和方案。我國相關監管機構相繼出臺多個食品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文件,每次全國兩會都會有專家委員提案聚焦該問題。

2017年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提及“健康中國”戰略,強調要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在《關於完善食品、農產品溯源制度,構建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的提案》中建議,儘快推動食品、農產品追溯工作法制化進程,推進食品、農產品溯源工作現代化、智能化,吸收發達國家“一步向前,一步向後”的先進經驗,使溯源工作有效貫穿整個食品生產鏈條,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形成智能化追溯系統,提高突發事件反應速度和精確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