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層狀半導體新發現 中興大學登國際期刊

中興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教授(中)、李夢博士後研究員(左)、學生楊豐碩(右)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新穎二維類神經突觸。(興大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劣勢優勢!新興半導體材料「二維層狀半導體」,雖有體積小優勢,但其易氧化的特性也容易造成電子元件性能衰退,秉持「面對它、解決它」的想法,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花費2年研究,發現其氧化層具高電荷儲存能力,進而開發出「新穎二維類腦神經突觸」人工電子元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表示,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科技積體電路提出微型化、智慧化與操作可控性的嚴格要求,而新興原料「二維層狀半導體」更被視爲是可取代傳統「矽」的材料,其具有原子級厚度大面積開發、優異的電荷傳性能等優勢。

體積小且效能高,但二維層狀半導體也因易氧化的特性、容易造成電子元件性能衰退,林彥甫說,目前多數研究團隊是朝避免其氧化發生的方向研究,興大團隊則反其道而行,決定設法解決氧化造成的傷害,花費2年時間研究,意外發現該氧化層竟具有電荷儲存能力。

林彥甫進一步解釋,人類腦神經的厲害之處,在於可快速處理資訊、並儲存具實用性訊息,而現有半導體雖具有高效能處理能力,卻需要另外搭配儲存記憶體,若善用二維層狀半導體的氧化層,則可利用單一元件便達到電腦CPU及記憶空間雙重功能,等於人類腦神經的運算概念

研究團隊成員包含林彥甫、博士後研究員李夢姣及學生楊豐碩、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連振炘等人;林彥甫強調,人類大腦是非常節省能源裝置,未來「新穎二維類腦神經突觸」若獲得廣泛運用,將可在先進的人工神經型態計算領域中樹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