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一週丨“以舊換新”行動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全國首個跨省共建藍碳生態碳賬戶發佈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楊夏

ESG政策

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佈。根據《行動方案》,重點將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

點評:這項新政策,不僅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還有利於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和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ESG發佈

去年能源行業甲烷排放量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國際能源署於3月13日發佈的《全球甲烷排放追蹤》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能源行業的甲烷排放量接近歷史峰值。儘管政策法規的頒佈及聯合國COP28氣候峰會上的新承諾爲甲烷排放量的下降提供了可能性,但當前全球甲烷排放量仍然過高,無法滿足全球氣候目標的要求。

點評:按照報告的評估,2023年化石燃料的生產和使用導致了近1.2億噸甲烷排放,相較於2022年略有上升。如果各國和企業迄今關於甲烷排放的承諾都能按時全部兌現,到2030年,來自化石燃料的甲烷排放量將減少50%。各方仍需共同努力,加大甲烷減排力度,以實現全球氣候目標,並改善全球環境質量。

ESG投資

中國銀行協助亞投行成功發行30億元可持續發展人民幣債券

近日,中國銀行作爲牽頭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協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或“發行人”)成功發行30億元可持續發展人民幣債券,期限3年,最終票面利率2.33%,創發行人銀行間市場熊貓債發行票面利率新低。

點評:這項投資具有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展現中國金融實力和國際形象等多重意義。不僅有利於國內外經濟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也爲中國金融機構參與全球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

ESG行動

首個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標準化試點落戶北京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於下達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金融機構ESG評價領域)項目的通知》,由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薦的“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標準化試點”,作爲國內首個聚焦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的試點項目落戶北京。

點評:首個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標準化試點落戶北京,對於推動金融機構ESG領域標準化建設、促進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動北京金融科技產業發展以及提升我國在國際ESG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多家機構攜手研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

3月13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研究”開題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一項由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指導,國新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多家頭部金融機構和諮詢機構參與的年度課題。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22日,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之一。國新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國新的全資一級子公司。

點評:開展ESG評價研究對於推動央企ESG體系建設、引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披露ESG信息、提升ESG專業治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深化ESG投資實踐以及構建資本市場ESG生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首個跨省共建藍碳生態碳賬戶發佈

3月11日下午,寧波象山縣依託寧波產權交易中心、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設立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藍碳生態碳賬戶,完成全省首例“藍碳+產權+司法”交易。

點評:寧波象山縣設立全國首個跨省共建的藍碳生態碳賬戶的行動,對於推動海洋碳匯市場的發展、促進區域合作、規範市場秩序以及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爲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爲我國乃至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ESG國際

美國狂砸54億發展氫能產業

美國能源部(DOE)當地時間3月13日宣佈,爲52個項目提供7.5億美元(約合54億人民幣)的首輪融資,這些項目旨在降低國內清潔氫生產的成本,這是拜登政府清潔能源目標的一個支柱。

點評:這是相關領域研究、開發、製造和部署技術的第一批資金,目的在於使美國生產的清潔氫更便宜。據悉,這些項目預計將使美國的製造能力達到每年生產14GW燃料電池,足以爲每年銷售的15%的中型和重型卡車提供動力;每年生產10GW電解槽,足以每年額外生產130萬噸清潔氫。

日本將海上風電擴展到專屬經濟區

3月13日,日本政府批准了一項對現行法律的修訂草案,允許在專屬經濟區(EEZ)內安裝海上風力發電設施,這是日本實現到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一個里程碑。

點評:日本新立法允許風電場安裝在更遠的海域,這一變化不僅擴大了海上風力發電的潛在區域,也提高了能源供應的多樣性和穩定性。通過利用更廣闊的海洋資源,日本可以進一步增加海上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從而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進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