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哥論球/豪賭奧運曾讓日本足球荒廢 臺灣當引以爲鑑

文/何長髮

今年又迎來奧運年,爲了奧運奪牌,行政院體委會早已擬定了爭牌的「奧運戰略」,然而當年日本爲「豪賭」奧運,曾讓日本足球荒廢了逾二十載,這鐵的事實,值得臺灣主導體育決策人士當引以爲鑑。

▲日本從當年豪賭奧運而足球荒廢后,再崛起成爲了亞洲冠軍雄獅

日本足球近年紅遍國際女足稱霸世界盃,男足在世界盃差點前進八強,還創造最多四次亞洲盃奪冠紀錄,連青少年在U17世界賽也晉八強,可說足球在日本全面起飛。風光的背後,別忘了「日本足球教父川淵三郎說過,急功近利的事情,日本足球也幹過,並且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早在半世紀以前,1964年日本舉辦了東京奧運會,足球也希望在奧運會中取得好的成績,爲了有所突破,從1960年開始,日本足球開始推行「奧運戰略」,日本足協也將幾乎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從全國挑選出來的四十多名的精英球員身上。

當年日本足協委託德國足協推薦了國際足總講師克藍瑪指導日本足球,並拉隊歐洲磨練實戰經驗,進行近兩個月的海外遠征,戰績一勝九敗一平,當時前蘇聯是非常強的,日本0比8敗北,但在克藍瑪的指導下,花了四年的時間一氣呵成,可以說日本隊水準在那時提高很多。

當年日本足球員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當時喜歡足球的人少,遠不如打棒球人口,但仍克服困難把四、五十人集中起來進行培養,花了長達八年的時間,進行了強化訓練之後,1964奧運會日本踢進八強,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奪下了難得的銅牌佳績,實現了日本既定的奪牌目標。

雖然在1964年的奧運會上鎩羽而歸只晉八強,但日本足協的豪賭並未就此結束。而他們的孤注一擲,也終於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上得到了回報,獲得了那屆奧運會足球比賽的銅牌,這也是迄今爲止,亞洲球隊在奧運會上取得的最好名次

在那段期間,日本把外國的教練請來指導,爲拚奧運展開長達八年的足球培訓,1968年再戰墨西哥奧運足球賽,基本上就是以上一屆東京奧運的14名選手爲核心參賽。可以說,從東京奧運進八強到墨西哥奧運獲得銅牌,從這個意義來講,足球投資的效果是成效了。這是當時在沒有錢的條件下,日本足協採取的非常明智的做法,可以說硬是把個人的足球能力培養起來共同組建了國家隊

事實上,在1960年之前,日本足球已經開始顯現出了向上的發展勢頭,足球人口不斷增長,日本球員的技術水準,也在不斷提高。不過,隨着日本足協「奧運戰略」決策的轉變,基本放棄了所謂的「草根足球」札根發展,一味地強化國家隊,實行長期的集中培訓,只爲在奧運會上實現突破。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日本足球的一個輝煌時期,在東京奧運會上,日本隊以3比2擊敗阿根廷隊首度挺進了前八強,在墨西哥奧運會上,日本更獲得了銅牌。但爲了奧運奪牌,使日本足球也曾陷入過「精英足球」的誤區,那時候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日本足球走的也是精英足球的路子,十分看重奧運會等國際賽事

然而自從1968年獲得奧運銅牌以後,日本足球員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選手都老了,年輕人的培養沒有跟上。就是因爲缺乏對下一代年輕人的培養,所以日本足球的基礎沒有了,隨後陷入一段好長的足球低潮

墨西哥奧運會後,「豪賭」的惡果開始顯現。「回過頭來看,豪賭奧運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青少年足球的培養沒有跟上,日本足球發展的基礎也沒有了,更不要說什麼後續發展力量了。」川淵三郎承認,奧運會銅牌帶來的短暫快感之後,是日本足球從1968年到1991年間,整整23年的失落。這23年,日本足球在亞洲變得不強,無力與東、西亞強國爭勝。

那段期間在日本,很多人也沒有興趣搞足球,不過,仍有一羣有心人士的共識下,爲日本足球在默默地規畫並推動着,他們所做的事情爲1991年以後日本足球的騰飛,打下了成功的基礎。這裡頭包括了1978年日本文部省將足球納入小學生體育課程,以一種自上而下的方式,讓足球走進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而真正讓足球在日本熱起來,則要感謝一本名爲《CAPTAIN TSUBASA(足球小將)》的漫畫。包括中田英壽中村俊輔小野伸二這些球員,一開始都是打棒球的,看過這本漫畫之後,他們才改踢足球的。

終於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日本全面啓動職業聯賽,並在全國各地的青少年中推廣和普及校園足球,把足球課程納入學校教育,持續聘請包括奇哥在內的世界頂尖教練員提高國家隊水準,鼓勵優秀球員赴歐洲等世界頂尖俱樂部踢球,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之路,讓世人驚見了日本足球的重新起飛。

再看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大陸創下51塊金牌的最高紀錄,但時隔幾年後,還能叫得出51塊奧運會金牌得主中的幾個人?因此,連中國體育界也在反思這個問題,他們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確實打造了不少金牌,但這麼多金牌似乎對社會影響、羣衆參與度,還有商業化程度都幫忙不大,無法帶來像奧運男足金牌軍阿根廷隊這樣有世界影響力的成就。

在這裡要傳達給體委會決策者的觀點是,任何一項運動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札根路線,而與奧運奪牌相比,我們更該看中的是給青少年規劃一個實在的運動夢想,要讓體育運動成爲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時享受運動中的樂趣,更要像歐美與日本這樣讓運動生活深入各個家庭裡,纔可望全面起飛。

►►►精采球評盡在《發哥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