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醫界通函」籲正確穿脫防護衣!指揮中心:不是要醫院對號入座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圖/李毓康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北部某醫院醫師照顧新冠患者後染疫,女友護理師也確診,成我國2例本土個案。爲防範新冠病毒醫療機構傳播,指揮中心今(15)日發佈醫界通函,讓照顧疑似或確診個案時有所依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通函只是提醒臨牀醫師注意,而非要醫院對號入座

羅一鈞表示,發佈醫界通函目的在提醒照顧有呼吸道感染且併發重症者,插管前後需注意事項,讓醫療院所重新檢視系統個人層面均有妥善處置。

至於最後一段提到的「避免使用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器裝置原因爲何?羅一鈞解釋,非侵入性裝置是指在插管前用幫浦等裝置,將氧氣打入呼吸道里,較容易造成飛沫噴濺,不建議使用在高度傳染性疾病上,但臨牀醫師若考量病人照顧情形要使用,指揮中心也絕對尊重。

疾管署致醫界通函全文如下:

爲防範COVID-19在醫療機構內造成傳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有「醫療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提供醫界同仁於照護COVID-19疑似或確診個案時參考依循。感謝各位醫界同仁於疫情期間全心守護國人健康,與政府攜手共同防止COVID-19疫情在國內造成傳播。

鑑於國外疫情嚴峻,COVID-19對國內的威脅持續存在,爲保障您的健康並防範COVID-19在醫療機構內造成傳播,指揮中心再次呼籲醫界同仁,於執行醫療照護工作時,注意落實相關感染管制措施及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請依標準作業流程正確穿脫防護裝備,避免在脫除裝備時自我污染,並在脫除個人防護裝備後,請務必立即執行手部衛生。醫界同仁於執行照護過程中,若發現個人防護裝備未穿戴妥當,疑有暴露風險時,在可行情況下宜暫停處置或由備援人員接替,儘速離開照護區,以降低暴露風險。

指揮中心另提醒,醫院在照護COVID-19重症個案時,請避免使用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器裝置,如雙相陽壓呼吸器(Biphasic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BiPAP)、持續性陽壓呼吸器(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igh Flow Nasal Cannula)等;所有呼吸器必須具高效率的過濾裝置,並應儘量使用拋棄式呼吸器管路裝置,以降低傳播的風險。

感謝您與我們共同維護全民的健康安全。

【你可能也想看】►1人1戶檢疫新制上路!傳「沒訂房違規者」涌國門 指揮中心迴應了►又有謠言網傳「沒事不要去以下醫院」是假的 轉傳最重罰300萬►「關島包機回臺」居家檢疫男猝逝! 莊人祥:他有慢性病史►北部某醫院醫護染疫「今起擴大采檢452人」結果最快明天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