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啓動數位公民計劃 讓你懂上網也知道怎麼保護自己

Facebook宣佈在臺啓動數位公民計劃。(圖/黃慧雯攝)

網路訊息龐雜衆多,身爲網路使用者的你,如何擁有辨識各類訊息的思辨力,並且擁有同理心來與不同立場網友進行交流互動呢?Facebook 今(4)日宣佈,攜手各界夥伴在臺啓動「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期待透過線上教材資源,在2020年前在亞太區觸及200萬人,全面提升上網者的數位素養,期盼讓成爲數位公民成爲全民運動

根據Global Digital Report 2019 報告統計,全臺灣上網人數已累積達到2082萬,擁有全亞洲最高的社交平臺普及率89%,但是在臺灣的新聞信任度只有28%(根據Retu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9)。爲了協助千萬網民能夠培養使用網路與社羣時應該具備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同理心,Facebook攜手各界夥伴在臺啓動「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全面提升上網者的數位素養。

Facebook 亞太區公衆政策副總裁Simon Milner 。(圖/黃慧雯攝)

Facebook 亞太區公衆政策副總裁Simon Milner 指出,在臺灣 Facebook 月活躍用戶高達1900萬,日活躍用戶則是1500萬,顯示出臺灣使用者對於社羣的倚賴。爲了協助網路使用者提升數位素養,Facebook 攜手各界合作伙伴共同來推動「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打造更美好的數位世界

Facebook 臺灣公共政策經理陳奕儒指出,「數位公民」的意義就是指「在網路上,每位使用者也在網路上擁有權利義務」,舉例來說網友可以在網路上創造內容,但是也得尊重他人、瞭解著作權議題,與他人保持良好互動。而爲什麼需要在全球推動「數位公民」計劃,主因是因爲年年都有新增的網路使用者,但是並非所有的人都擁有辨識網路上不實資訊能力。因爲光是在2018年,首度上網的人數就高達3.66億人,約等於全美人口數;在亞洲地區行動連線的設備數量則有44.16億,比亞洲人口數42.5億更高,當中有較高資訊辨識能力的受訪者,多達56%都僅以標題來判斷資訊是否值得閱讀。以臺灣來說,則僅有57%的臺灣人自我評估對於不實資訊具有辨識能力。

針對Facebook在臺推動「數位公民」計劃,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指出,如同12年國教的最新課綱,就是聯合了各界社會組織,要將各界認爲重要、關心的議題成爲教育內容,Facebook 在推動數位公民計劃中也聯合了臺灣多家機構共同合作,採取了很好的進路。

Facebook 指出「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是一項全球性的計劃,Facebook 與亞太區的多位專家合作,將線教育資源翻譯成10種語言,來協助所有年齡者的網路使用者,都能發展出使用網路時應該具備的技巧跟能力,其中包含批判性思維以及同理心,爲建力更安全、更安心的數位世界盡一份力。

「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的內容涵蓋網路隱私、網路安全、數位交流以及認識數位足跡,並統整出(1)什麼是網際網路?(2)你的數位足跡;(3)培養數位思辨能力;(4)身爲數位公民的你等四大主題,期待來協助使用者瞭解網路、社羣媒體的運作方式,以及瞭解網路安全相關議題,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數位足跡,並協助使用者辨別各類網路資訊,並從中培養網路交流所需要的批判性思辨能力與同理心,且能夠了解網路交流與面對面交流的差異,知曉網路禮儀,以及網路創作者版權、抄襲層面的概念。

在宣佈「數位公民(We Think Digital)」培育計劃在臺啓動之後,相關線上教學資源的官網也已上線;而除了透過提供線上教學資源,讓網路使用者可以主動學習與瞭解之外,Facebook在臺也與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臺灣事實查覈中心、弘道老人福利機機會、臺灣展翅協會(ECPAT TAIWAN)等不同類型的公私立機構夥伴,透過舉辦教學工作坊,培育數位素養種子教師。種子教師將會前往臺灣各縣市進行公益宣導,協助民衆培育思辨能力,瞭解數位素養的重要性,並進而培養辨識訊息可信性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