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法】反滲透不反交流是真的嗎? 其實魔鬼藏在細節裡

推動者常見說法是,只要你不遊說、不破壞選舉,就沒事,這些現在都禁止的。真的嗎?(圖/記者蔡紹堅攝)

遊梓翔、項程華/前者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教授後者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

反滲透三讀通過,蔡總統說,反滲透不是「反交流」,且都是國內法本就規範禁止事項,真的嗎?魔鬼就在細節裡。

簡單來說,反滲透法規範了三方面:滲透來源、過程與行爲。其中滲透來源,因爲納入「實質控制」,涉及的組織和團體山包海;滲透過程是指示、委託資助,可能包括口頭文字金錢往來。和滲透來源有語言、金錢互動的人,就可能符合了「滲透」要件的三分之二。

剩下三分之一是滲透行爲。推動者常見說法是,只要你不遊說、不破壞選舉,就沒事,這些現在都禁止的。真的嗎?

如果你捐政治獻金呢?反滲透法第三條說,「任何人不得受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捐贈經費供從事公民投票案之相關活動」。和大陸有金錢往來,在這邊做政治捐獻,能不成爲嫌疑犯嗎?

最大魔鬼在第四條,涉及選舉中參與政治傳播。第四條說「任何人不得受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爲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三條或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五條各款行爲」。

也就是說,接觸到「滲透來源」,併發生「滲透過程」(語言、金錢往來)的人,如果透過演講、亮相造勢、採訪、宣傳品、看板媒體候選人宣傳,或是參加遊行、拜票,就有可能觸法

於是,反滲透法的滲透來源、過程法律要件抽象寬鬆,更在第四條結合公職人員選罷法、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的選務人員中立條款,以本爲禁止選務人員裁判球員進行的行爲,套用在一般人民身上,這等於限縮人民基本參政權

▲接觸到「滲透來源」,併發生「滲透過程」(語言、金錢往來)的人,如果透過演講、亮相、造勢、採訪、宣傳品、看板、媒體爲候選人宣傳,或是參加遊行、拜票,就有可能觸法。(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來源與過程的要件有多寬鬆,影響人民參與選舉的活動範圍就有多大。此種立法方式非常可能違反了憲法過度禁止」和「最小侵害」等基本原則。這些憲法原則,都是大法官解釋中再三強調並提醒立法機關應小心謹慎的。反滲透法犯下這些錯誤,將難逃違憲的指摘。

英文民進黨真的「不反交流」,只是交流了以後,你最好對選舉閉嘴,噤若寒蟬,以免觸法,這纔是藏在反滲透法細節中的大魔鬼。

熱門推薦》

►反滲透法,規定了什麼?

►反滲透法威嚇國人 難防境外滲透►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