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產業轉型 汽機車竊盜銳減9成8

保三總隊與關務署共同執行「邊境聯合查贓」工作,防止贓車遭解體出境。(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近20年國內犯罪指標案件趨勢

暴力犯罪、竊盜、恐嚇取財、傷害及詐欺案等「與治安有直接關係」,被警方列爲犯罪指標案件,翻開國內20年來的刑案統計表可發現,傳統暴力犯罪、竊盜等案件都已銳減,尤其汽機車竊盜大幅減少9成8。警方分析,現在除了作案一定會落網、風險很高之外,歹徒爲了要輕鬆、迅速賺到不法之財,紛紛加入詐騙行列,從黑手變成白領階級,「犯罪也講產業轉型」。

20年前國內有句玩笑話,「一覺睡醒,會發現車子已經在廈門的馬路上」,形容當時汽機車竊盜氾濫的情況。警方統計,2003年共發生汽車竊盜48373件、機車竊盜182233件,共佔當年全般刑案的46.94%,是犯罪指標案件之冠。

警政署從2006年起陸續推動「汽機車加設防竊辨識碼」、「全面稽查套裝機車阻斷銷贓管道專案」、「同步查緝易銷贓場所工作」等防制手段,尤其路口監視器越來越普及後,更讓歹徒無所遁形。保三總隊也與關務署共同執行「邊境聯合查贓」工作,防止贓車被歹徒分解、化整爲零輸出到海外。在警方祭出連串偵防措施後,去年汽機車竊盜已降至4629件,降幅高達9成8以上。

曾經營過「劄肉廠」的小陳感受最深。他說,以前國內的失竊車,有的整車走私運到大陸,有的分解出口或銷贓流到「劄肉廠」,消費者可在此買到便宜零件。但大陸在北京奧運後經濟大幅成長,汽車工業蓬勃發展遠超越臺灣,已不需要從臺灣進口贓車,現在反而是大陸的汽車零件「逆輸入」到臺灣,情況反轉令人唏噓。

警政署2017年推行「強化掃蕩汽機車及自行車竊盜犯罪計劃」,鼓勵各警察機關查緝汽機車竊盜集團及阻斷銷贓管道,並提高共辦案件獎勵額度,讓汽機車失竊率大幅下降,依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2006年所有車種竊盜險申請理賠共7771件,保險賠款金額20億6448多萬元,去年申請理賠件數僅剩31件,賠款金額587萬多元,大幅下降9成9,有效維護民衆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