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諾羅病毒 臺東縣衛生局籲做好個人清潔和食品衛生習慣

▲防範諾羅病毒臺東衛生局呼籲做好個人清潔和食品衛生習慣。(圖/記者漢聲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最近常有因諾羅病毒引起的嘔吐、腹瀉案例,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容易引發羣聚感染,臺東縣衛生局提醒民衆,務必做好個人清潔和食品衛生習慣,才能防諾羅病毒的感染。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諾羅病毒好發於每年的11月至隔年3月間達到高峰,它的傳染力及散播力不但非常快速廣泛,病毒顆粒非常少量即可致病,而且75%酒精無法將其殺滅,潛伏期一般爲24至48小時,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常見傳染途徑食入被諾羅病毒污染食物飲水、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傳染,及與病人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產生飛沫也可能受感染。

發病的主要症狀噁心、嘔吐、腹部絞痛水樣不帶血腹瀉,全身性的症狀有頭痛肌肉痠痛、倦怠等,部分病患會有輕微發燒的現象,症狀通常持續24到72小時。

衛生局指出,近期諾羅病毒發生頻繁較高,提醒民衆預防「諾羅病毒」感染,應注意下列事項肥皂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爲嬰幼兒老年人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應以肥皂洗手;飲水要先煮沸再飲用,所有食物都應清洗乾淨並澈底煮熟,絕不生食外食要選擇乾淨衛生的餐飲場所。不需烹煮的食物應儘快吃完;食物需要封上保鮮膜以預防污染,吃剩的食物應該放在溫度適中的冰箱儲存

此外,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懷疑被污染的食物必須被丟棄;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必要時可用漂白水消毒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爲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飲業工作者,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纔可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