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大防災團體舉辦《防災傑出獎》,肯定防災專業人員與組織。(圖/臺北市防災公共工程小英雄基金會提供)
爲增進社會防災意識,彰顯防災救護專業價值與相關人員組織的貢獻,「財團法人臺灣台北市防災公共工程小英雄基金會」25日偕同「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社團法人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臺北市友善空間協會」舉辦第一屆《防災傑出獎》,表揚全國29個績優防災個人、企業及組織。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氣候變遷影響,近年來臺灣災害發生漸趨頻繁,每年平均發生1000起有感地震、3至4個颱風侵襲,近兩年又遭遇COVID疫情與乾旱,益加凸顯發展與養成防災專業的重要性。
臺灣台北市防災公共工程小英雄基金會董事長柯孫達表示,希望藉由此獎項的推動,讓大家更重視防災意識及落實防災準備,共同爲建立永續防災家園而努力。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彭啓明也提醒,在氣候風險下,要更注意各類災害造成的危害。臺灣防災教育訓練學會理事長李鴻源亦分享災害自救法則,鼓勵大家自我準備,才能真正達到減災的目標。
▲▼亞而特的消防三輪車在疫情期間重新設計爲清消三輪車。(圖/翻攝阮昭雄臉書)
《防災傑出獎》主辦單位以本次獲獎的廠商亞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爲例指出,他們獨特的消防三輪車聞名全球,有別於傳統的大型消防車輛,消防三輪車機動小巧,能夠輕易駛入狹小的巷弄內,因而獲得東南亞與非洲多國青睞。在疫情的兩年期間內,亞而特公司更將三輪車重新設計成防疫清消車,不僅獲得埃及總統親自點校,今年更在疫情爆發之際,自發捐贈臺北市政府,協助市府進行環境清消。
另外,「KNY臺灣天氣app」的創辦人陳坤助所研發的KNY臺灣天氣app全臺破百萬下載,透過整合多項政府公開資料,讓使用者一機在手就能快速取得所有天氣資訊。在地震速報訊息的發佈上,相較只提供文字訊息的細胞簡訊,KNY更提供倒數功能,並考量身障族羣的需求與地震可能發生於衆人熟睡之際而強化聲光警示,讓使用者更清楚知道地震的來臨而能搶先幾秒尋找掩護。
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秘書長黃少薇也表示,正是這些專業、熱忱的個人、企業與組織,運用自己的專長,幫助民間在災害來臨前能有充分的準備,而在災害發生時可以及時應變,並於災害後迅速復原。面對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未來的災害挑戰將越發嚴峻,期待藉由《防災傑出獎》的頒發,讓更多有志之士願意投入防災救護,並讓防災意識普及落實到生活之中,使臺灣成爲一個具有災害韌性的社會。
此次獲得《防災傑出》獎的名單如下:
個人 – 藍世聰 局長、陳靜筠 里長、曾寧旑 里長、溫美珠 里長、李淳琳 里長王國雄 聘督、黃龍泉 榮督、林再三 校長、陳美君 聘督、董祝祜 主任、謝美琪 園長、黑玉璽 幹事、曾阿粉 防災士、榮志強 防災士、簡英俊 防災士、王曉貞 防災士
學校 – 靜心中小學、霞雲國小、秀巒國小(田埔分校)、梗枋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