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總統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 中方迴應

(原標題:菲總統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石油勘探禁令 中方迴應)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張素)針對有報道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說,中菲兩國已就在南海共同開發油氣資源問題上達成共識

會上有記者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取消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杜特爾特此前表示,中菲企業可以進行油氣合作。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回答說,中菲兩國已經就在南海共同開發油氣資源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並建立了相關磋商機制。

“希望並相信雙方會相向而行,推動共同開發不斷取得積極進展。”趙立堅說。(完)

相關推薦:

美國海軍在南海演練搶劫商船,美媒:南海底有數十億桶未開採石油(來源:original)

外媒:杜特爾特解除南海爭議海域石油勘探禁令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崔妍】路透社16日消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經解除了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石油勘探禁令。路透社稱,該決定將使與該地區能源類相關的3個項目得以進行,其中包括可能與中國合作的項目。截至目前,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尚未就此事進行迴應。

據報道,當地時間15日,菲律賓能源部長阿方索·庫西(Alfonso Cusi)表示,已通知承包商恢復南海地區的能源類活動。路透社稱,相關活動自2014年以來因中菲南海爭端而暫停。

報道援引庫西的話稱,解除該禁令的決定是“基於誠意,並充分考慮到菲律賓和中國、以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等相關方之間正在進行的協商”而做出的。

路透社稱,禁令解除後,兩個勘探相關的項目已經被允許開始,分別爲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Philippine National Oil Company)運營的SC 59項目和SC 75項目。

據報道,截至目前,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尚未就此事迴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關於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已多次進行過迴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中國對南海有關島礁和相關海域行使有效管轄已達上千年。早在1948年,中國政府就正式公佈了南海斷續線,在很長時間裡沒有受到任何國家質疑。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充分歷史和法理依據,符合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趙立堅表示,根據中國和東盟國家2002年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爲宣言》,中國始終致力於同直接相關的主權國家通過談判磋商解決有關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致力於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當前,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總體穩定。

威脅我國南海石油供給生命線印度這個重要地方,卻很少人關注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653-印度向東前沿

作者:中年維特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往南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線路…我們(印度)將安達曼-尼科巴視爲堡壘,堅持防禦的思路太久了,是時候將這些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島嶼視爲印度的跳板了。”2015年,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安達曼副總督A. K. Singh發表了上述言論

就是這個地方

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之間

扼守印度洋通道的安達曼-尼科巴羣島

如今,這一言論應驗了,印度在馬六甲海峽西側的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上,修建、升級了數個軍用機場和飛機跑道,駐軍艦艇數量也快速增長。

國防部長在安達曼-尼科巴司令部

(圖片:wikipedia@Ministry of Defence )▼

該羣島其實距離印度本土有700海里之遙,距離印尼蘇門答臘島僅有90海里,距離緬甸僅有22海里。讓友邦驚詫的舉動背後,是一個隨着經濟地位上升而謀求成爲政治大國的印度。

在印度次大陸以東,比較遠

是印度在印度洋上的關鍵屏障▼

曾經的被遺忘的角落

安達曼-尼科巴羣島由572個島嶼組成,大致可以細分爲兩片:325個島嶼屬於北部的安達曼羣島,247個島嶼屬於南部的尼科巴羣島,兩個羣島之前有一條150千米寬的十度海峽。

南北向的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島嶼衆多

但人口集中在南安達曼島,大部分島嶼頗爲荒蕪▼

這些島嶼數量雖然龐大,但是普遍面積狹小,瘧疾叢生且土地貧瘠,時至今日也僅有37個島有人居住。

大部分島嶼都是這個狀態

(安達曼羣島-北森蒂納爾島)

(圖片:NASA)▼

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從北部到東南c字形延伸,如同串聯緬甸與印尼蘇門答臘島的一串項鍊,分隔了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緬甸海),而安達曼海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則會到達中國南海。所以從航線上看,這一羣島絕對算得上處於地理要衝,擁有巨大的軍事、經濟和交通潛力

大部分的船走的是羣島南面的格雷特海峽

這裡也是印度以西去往東亞的最快直線通道▼

但是長期以來,這裡都是一片孤懸海外的被遺忘之地。

緬甸長期忙於中南半島的王朝紛爭,無力南顧;印尼本身文明起步就很晚,時至今日國內依舊處在整合的進程中,大量島嶼開發程度低,無暇將勢力滲透到西側的貧瘠小島上來;印度本土過於遙遠,中古善於航海的印度商人也不會在沒有生意可做的地方久留。

在距離上更靠近緬甸和北蘇門答臘

文化和人種上則非常孤立

如果不是由於英國殖民統治

恐怕不會成爲印度領土▼

上述文明或多或少與安達曼羣島產生過交集,留下了當地人不穿衣服的記載,甚至有少量移民遷入,但是距離在此建立統治都還很遠。

相對孤立的地緣保護了羣島上原有的生態系統,也保護了當地獨具特色的民族。安達曼羣島上林林總總的原住民與周邊民族大相徑庭,對他們的相關研究至今都不甚深入,通常認爲他們是26000年前來到此地的尼格利陀人的後代,生產力水平大致處於舊石器時代。

近代拍攝的安達曼人(1875年)

(圖片:wikipedia@Pitt Rivers Museum, Oxford)▼

古代文獻中對於他們的零星記錄顯示,他們樂於交換外界的商品,但目前族羣已經急劇萎縮,且居民表現得比較排外,對外來者射箭是常態。

長期處在狩獵採集階段

(圖片:wikipedia@Murray, Colin Bourne and Shepherd)▼

泰米爾人、丹麥人、奧地利人、英國人先後曾在這裡建立過海軍補給點或殖民地。但是這些據點往往短時間內就被瘧疾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打敗。1869年,兩羣島才正式成爲英屬印度的一部分,但是主要用來流放犯人,與印度本土的聯繫十分有限。

日不落帝國的全球監獄網,估計也是日不落的

安達曼羣島上的監獄(1872年)

(圖片:wikipedia@Illustrated London News)▼

二戰後殖民主義退潮,英國原本打算在此獨立建國,安置印度和緬甸的白人後裔,同樣沒有成功。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才成爲印度領土的一部分,印度還因此和緬甸出現了爭議。併入印度後,偏遠的羣島也並沒有受到多大重視,長期開發遲緩。

目前基本仍是典型的熱帶島嶼

茂盛的叢林、孤立的土著、落後的設施

不過因其位置特殊,或許可視爲南亞版的琉球

(圖片:shutterstock@Dchauy)▼

被歷史改變的地緣格局

時代在變化,隨着二戰後東亞國家先後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能源消耗量隨之增加。奈何東亞國家資源不足、普遍缺乏石油,從中東產油國進口石油就成爲了必然選擇。

通過馬六甲到達東亞是中東油輪最合理、最主流的路線。

時至今日,中國廣袤的南海上90%的運油船會走馬六甲的航線。中國多年佈局,希望通過多樣化的石油進口來源來保證石油安全,至今也只是起到緩解依賴馬六甲航線壓力的作用。同理,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發達經濟體也同樣依賴馬六甲而生存,各國各地區生產的工業品也要沿着反向通道輸出。

保障這條漫長的能源補給線,殊爲不易

馬六甲海峽一頭是新加坡、一頭是班達亞齊

但如果安達曼羣島的存在感持續加強

或許會成爲一個新的“環節”▼

就這樣,馬六甲成爲了東亞生命線。而安達曼羣島就像是馬六甲外的另一道門。儘管受限於印度當時的國力,和長期以來的國際局勢,這一扇門一直向全世界敞開,但它在現當代地緣格局中的重要性並未因此消失,反而隨着東亞國家日益強大的國力悄悄上升。

這裡的存在感目前還很低

基礎設施也相當不足

最大城市布萊爾港還是隻一個10W+人口的小城

(安達曼羣島-布萊爾港,圖片:google map)▼

八十年代時,印度就曾試圖加強在這一羣島的軍事存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對此保持高度警惕,擔心印度利用島上駐軍帶來的軍事優勢威懾周邊地區。當時印度的國力與軍力對於上述國家還沒有壓倒性優勢,外交也相對溫和,所以較爲剋制,僅僅維持了較低水平的駐軍。

印度在北印度洋這一區域還是相當強勢的

畢竟繼承了英屬印度的大部分遺產

其東北部以及安達曼羣島也是殖民時代的東擴產物

(圖片:wikipedia@Aswin Krishna Poyil)▼

迎合印度教民族主義上臺的印人黨,在外交領域越來越明顯地謀求大國地位,外交也顯得愈發積極而強硬。莫迪上臺後希望深入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增強與各國的聯繫,並建立地區性合作機制,增強印度的地區影響力。印度對東南亞的戰略也由“東望”(Look East)強化爲了“東進”(Act East)。

不斷髮酵的民族主義對自豪感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少量可以提振自信,團結國民,但這種低成本的快感很容易讓人上癮。煽動民族主義的政府想要戒斷,就等於背叛了自己選民的基本盤,所以只能不斷製造國家正在強勢崛起的景象,並加大劑量,形成一個循環。

印度人民需要一個強大的印度

這種強大要看得見、摸得着

要有清晰的成就、方向和敵人

(圖片:Ankur bajpai / Shutterstock)▼

很難說清到底是政府將民衆綁上戰車,還是政府騎虎難下,但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印度謀求成爲政治大國的目標不會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安達曼-尼科巴羣島會是印度東進戰略的關鍵節點。

印度的孟加拉灣?

2017年,莫迪政府曾經打算利用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發展高端旅遊業,打造出印度的馬爾代夫。

但是這裡的知名度沒有南亞的知名海島大,少數登島遊客很容易被糟糕的基礎設施攪了興致。幾年過去了,旅遊行業的相關從業者依舊賺不到錢,修建一個四星級酒店需要3.2億盧比,日常維護費用也不低,高端旅遊計劃黯然收場。

不過這環境看上去確實非常棒

(安達曼羣島-哈夫洛克島)

(圖片:shutterstock@Tereshchenko Dmitry)▼

扶不起的旅遊業並未影響印度政府對安達曼羣島關注的升溫。2020年8月10日,莫迪決定在大尼科巴島上修建轉運碼頭,這一工程預計耗資1000億盧比。

一南一北兩大經營重點

在安達曼羣島是南安達曼島

在尼科巴羣島是大尼科巴島▼

目前印度本土的港口很多吃水較淺,難以停靠載重大、吃水深的船隻,導致印度四分之一的集裝箱需要在外國港口轉運,貨物需要重新裝載到吃水淺的小船再運回印度。耗時不說,每年的轉運成本就高達150億盧比,轉口收入也被外國分了一杯羹,國境內的港口是遲早要大規模翻新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大港選址在坎貝爾灣,同一港灣內已建成軍事設施。

尼科巴羣島-大尼科巴島-坎貝爾灣

(圖片:google map)▼

安達曼-尼科巴羣島有潛力成爲加強與東盟經濟聯繫的橋頭堡,如果加強這些島嶼上的軍事存在,就可能影響到馬六甲海峽的通行安全。有了足量的軍事存在,印度甚至不需要直接封鎖海峽,只需要打着維護航行安全的名義頻繁軍演、對特定國籍船隻加強檢查,就可以起到擾亂運輸秩序的目的。

這兩個羣島連起來就像一扇大門

頻繁搞軍演的話確實頗爲麻煩▼

所以印度不僅僅加快了羣島的經濟基礎設施,軍事基礎設施建設其實也早有佈局。

早在2012年,印度就在距離馬六甲海峽入口僅僅240千米的大尼科巴島上修建了3500英尺長的飛機跑道。16年,跑道長度延長至6000英尺,之後再進一步延長到10000英尺。修跑道時,印度官員聲稱跑道爲巡邏機服務,延長跑道的計劃公佈後,這樣的說法就顯得有些缺乏誠意了。

大尼科巴島-坎貝爾灣沿岸的機場

(圖片:google map)▼

2016年印度與日本合作,實施“改善島嶼基礎設施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針對潛艇的聲音監聽傳感器(SOSUS)。2017年,印度在安達曼羣島展開陸海空三軍協同的軍演,這一地區軍事化屬性越來越明顯。到2020年7月,印度又與美國在附近海域展開了聯合軍演。印度還準備在2022年前將常駐羣島的海軍艦艇提升到32艘,駐島陸軍數量也不斷上升。

印度安達曼和尼科巴司令部結構

(圖片:wikipedia@Anirvan Shukla)▼

隨着安達曼-尼科巴羣島日漸軍事化,不論它真正的假想敵是否會爲因爲印度的“不沉航母”選擇讓步,周邊國家感受到壓力已經成爲了必然。

這條印度人希望建立的黃金水道,愈發明顯地展現出扼住馬六甲航運咽喉,威懾孟加拉灣,圖謀制霸北印度洋的真實面目。

誰也不知道,未來印度會在這裡搞出什麼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