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9就遇大事! 《本來面目》導演親解析「聖嚴法師80年傳奇一生」

記者傅家妤/專訪

《本來面目》以紀實電影的形式,呈現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跌宕起伏的一生,回顧聖嚴法師的一生,其實充滿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導演張釗維在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透露,「透過閱讀年表可以發現,其實聖嚴法師在西元年份逢9的那一年,他生命中都有一些大事會出現。」因此他決定在電影中以10年爲一個節點,重現聖嚴法師追尋生命與信仰尊嚴歸向的歷程

▲《本來面目》導演張釗維。(圖/記者周宸亙攝)

回顧聖嚴法師的一生,1949年他從大陸來到了臺灣,1959年退伍後再次出家,1969年出關到日本,1979年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到紐約建立了道場,1989年就是法鼓山成立,1999年就是大地震,在安撫災民心情上,聖嚴法師起到了一個關鍵作用,而2009年聖嚴法師圓寂,每逢西元年份9聖嚴法師的生命中都出現了影響他一生的大事,因此導演也決定以10年爲一個節點,拍出屬於聖嚴法師的傳奇一生。

張釗維導演自1997年開始從事紀錄片編導工作,至今已經累計了不少作品畢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的他,對於拍攝的前置工作,資料收集並非難事,因爲紀錄片並非如劇情片般,可以實現設計好故事情節,有寫好的劇本,紀錄片的工作室必須透過手上既有的素材,去決定拍攝的內容,「資料收集這件事我不害怕,害怕的是找不到資料,或是資料在那裡但沒辦法公開或開放。」所幸這次拍攝的過程中,法鼓山非常大方,「我們要求看什麼,他們幾乎都會給我們看,甚至可以看到一些過去完全沒有出版的材料,其中包括師父日記。」

▲《本來面目》記錄了聖嚴法師跌宕起伏的一生。(圖/牽猴子提供)

在拍攝聖嚴法師的紀錄片之前,張釗維導演因爲母親的過世,2004年皈依到法鼓山下,但他對佛教禪宗等只有粗淺的認識,過去也只和聖嚴法師有過一面之緣,從頭到尾幾乎是零交流,直到在機緣巧合被聖嚴基金會找上,並答應接下爲師父拍紀錄片的工作,他終於爲自己心裡多年的疑問找到了解答,「我很關心宗教信仰在整個華人社會的狀況,在這個社會劇烈變動底下,宗教信仰是否能擔負起更重要的角色,所以我覺得透過拍攝《本來面目》,其實是在幫我去回答我這幾年在想的這個問題。」

▲導演張釗維分享許多《本來面目》的製作內幕。(圖/記者周宸亙攝)

除了回答縈繞在心中多年的疑問,張釗維導演坦言,在拍攝過程中也對出家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對某些事情都很認真,其實內心對自我要求都很高,我在法鼓山碰過一個約4、50歲的法師,當時我們在餐廳吃飯,他要求把所有出現缺口碗盤都換掉,那時候我說了一句『師父你好認真啊。』他回我『不認真怎麼會當出家人?』而聖嚴法師也是這樣的,對什麼事情都非常認真,自我要求很高。」看到出家人如此認真、高要求對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也帶給了張釗維極大的啓發。

▲聖嚴法師雖然已經在2009年圓寂,但他所提倡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依然流傳至今,影響着千千萬萬人。(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本來面目》自1979年聖嚴法師在紐約街頭揭開序幕,從信仰危機、二度出家、前往日本、禪修傳法、開創法鼓山、生死關懷,終至2009年舍報圓寂,故事聚焦在聖嚴法師整個的生命歷程,原以爲是個莊嚴、嚴肅的佛教紀錄片,但片中卻不時呈現聖嚴法師感性,帶給別人感動的一面,張釗維導演稱自己並非要透過電影討論佛教或禪宗的教義,而是要讓觀衆去感受聖嚴法師這位人物,「如果聖嚴法師的人生是一張考試卷的話,當他答題完成,你會怎麼去看待這張考卷?」

▲張釗維導演也坦言其實整部電影當中最難處理的部分,就是結尾。(圖/記者周宸亙攝)

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張釗維導演認爲最難的部分就是「該如何去處理故事的結尾?」該如何讓觀衆面對聖嚴法師的圓寂,這是導演在處理素材時糾結最久的一段,「應該要很煽情,還是要處理得很冷靜、理性,這個拿捏是非常困難的,因爲它觸及到一個課題,就是『如何面對死亡』。」最後他從受訪者的回答中找到了答案,「無常是一種美學,這個是我要的,透過這個讓觀衆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然後再去面對死亡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