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氣啦!金門發現臺灣地區蝙蝠新紀錄種

金門遊客拾獲的「大足鼠耳蝠」,確認是臺灣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紀錄種。(金門縣政府農林科提供)

「大足鼠耳蝠」擁有很多生態服務機能,捕食害蟲的效率超高。(金門縣政府農林科提供)

「大足鼠耳蝠」的腳部特別大,後腳掌跟腳脛爲一比一。(金門縣政府農林科提供)

象徵福氣的蝙蝠圖騰,普遍運用於傳統建築的山牆鵝頭墜(懸魚)。(李金生攝)

蝙蝠與螭虎、蓮花墜,構成喜迎來福和祈求平安的裝飾。(李金生攝)

今年1月底有遊客在金門縣畜產試驗所發現受傷蝙蝠,經臺灣蝙蝠學會鑑定確認是臺灣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紀錄種蝙蝠「大足鼠耳蝠」,顯示金門與鄰近區域物種有移動和交流現象,除增加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外,也有助於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

縣府農林科長鍾立偉指出,今年1月25日有遊客在縣畜試所拾獲1只無法飛行的蝙蝠,經《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獸醫師檢傷發現,該個體爲雄性蝙蝠,嚴重脫水,身上有多處不明創傷,雖最後搶救無效死亡,但研判牠並非金門常見的蝙蝠,在將屍體寄交臺灣蝙蝠學會鑑定後,與採自香港雄性個體標本比對結果相符,確認爲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爲臺灣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紀錄種。

臺灣蝙蝠學會秘書長周政翰表示,大足鼠耳蝠的主要食物爲昆蟲,但牠們的腳部特別大,後腳掌跟腳脛爲一比一,會利用大腳來抓魚吃,是具有捕食魚只能力的物種,目前的分佈地點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越南等區域。

縣府指出,臺灣地區含離島包括該新紀錄種在內,目前已發現和紀錄的蝙蝠有37種。在金門地區有東亞家蝠、絨山蝠、高頭蝠、東亞折翅蝠、大高頭蝠(或稱大黃蝠)、短吻食果蝠(或稱印度犬果蝠)及大足鼠耳蝠等7種,其中前4種也見於臺灣本島,後3種則尚無發現。

在生態體系方面,蝙蝠有許多服務機能,例如榴槤只在晚上開花,就是靠蝙蝠協助授粉,很多島國的林木種子也需要靠蝙蝠協助傳播,在臺灣旗山南勝及美濃德興社區等地,甚至因種植玉荷包荔枝的生物防治需求,還特別號召居民製作蝙蝠箱讓蝙蝠棲息,每隻蝙蝠每晚甚至可以捕捉上千只的各類害蟲,超高效率讓人驚奇。

另外,因爲蝙蝠的「蝠」與「福」同音,也是福氣的象徵,在臺閩地區的傳統建築和器皿、藝術品上常可見蝙蝠的裝飾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