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3例陽性 臺灣輸出累計49人

日本通知,當地檢出3例自臺入境陽性個案,均爲臺灣籍。圖爲在日本東京,安全人員正對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進行測試。 (路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佈國內新增一例新冠肺炎境外確診個案,爲一名印尼學生,此外日本通知,當地檢出3例自臺入境的陽性個案,均爲臺灣籍。截至目前,出境後檢出陽性的「臺灣輸出」共累計49人,專家認爲,這3例確診者應不是僞陽性,指揮中心應該審慎面對。

自臺灣入境日本被確診陽性個案至今累積13人,昨天新增的3名確診者,分別是未足歲男嬰、30多歲女子及1歲男童,男嬰與女子出發前曾在國內自費檢驗結果陰性,但在入境進行抗原檢測後檢出陽性。男童9月在國內曾因發燒、呼吸道症狀而就醫,症狀緩解後赴日,入境檢測檢出陽性。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透過管道拿到日本使用的抗原檢測試劑說明書內容提及日本準用之前的臨牀試驗,發現30名檢出陽性者當中,只有22人核酸檢測是陽性,顯示真陽性機率只有73%,因此這3例確診者很可能是僞陽性。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卻認爲,抗原檢測有高機率出現僞陰性,並不適合用在邊境篩檢,但基本上只要驗出來是陽性,就有極高機率是陽性,應當陽性個案處理,因此不能拿抗原試劑的靈敏度來說明這3例臺灣輸出是僞陽個案。

有鑑於疫情衝擊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三大工商團體建議推動商業泡泡,惟陳時中表示,如果商務活動有提交好的防疫計劃,可以考慮放寬檢疫條件,但不會對沒有提出特定對應計劃者無條件開放,以免風險太大。

另針對衛福部在紓困3.0追加預算中,匡列167.8億準備用於購買疫苗,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坦言,目前全球各國所開發的疫苗,大部分可能都得等到明年第一季纔有結果;在今年底前,這筆預算預計無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