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產業升級,這所高職探索跨界融合育人模式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機器人系統集成賽項中,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控制學院兩位學生與來自全國的54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在11個小時的比賽中,他們完成了系統方案設計工藝流程模擬仿真、硬件搭建及電氣接線、機器人系統集成等任務,以優異成績獲一等獎第1名,實現該校在這一賽事上的三連冠

“去年以來,我們全面謀劃,下好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先手棋’,面向行業變革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針對高職人才培養的新特點,鼓勵師生團隊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營造了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一批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不斷涌現。”11月30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勁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主動對接融入,建立“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新體系

在楊勁鬆看來,近年來,隨着一批國家新基建項目在長三角城市實施,常州提出了“加快打造先進智能製造示範城”的發展目標。目前,產業轉型升級急需一批創新型高素質應用人才。這對於地方高校來說,既是服務國家戰略和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機遇,也是對學校自身人才培養和科技服務能力的新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該校在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圍繞加快培養新工科人才目標,進一步打破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全面實施產教融合育人工程”,加速培養行業緊缺創新型高素質應用人才。

“我們在實施‘產教融合育人工程’和提升人才培養方面,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以學生爲中心,以能力爲本位’,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改革課程結構,創新人才培養等舉措,既注重提升教學的質量,也着力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目前,學校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該校智能控制學院相關領導說。

跨界融合共建,打造集團化職業教育“常州模式”

“十三五”以來,鈑金製造行業發展迅猛,鈑金加工產品越來越精細化,應用領域也在快速拓展。但從整體行業來看,數據準備及生產製造所要求的高準確性等,仍是行業亟待突破的關鍵技術難題

如何發揮高校的特殊作用,共同破解這些難題?“今年10月,我們牽頭髮起成立全國智能化鈑金製造職業教育集團,‘政、行、企、校、研’共建數字化5G平行示範工廠和智能製造跨企業培訓中心,計劃打造成集實訓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生產於一體的多功能、高水平職業培訓基地,爲國內院校、企業和社會培養鈑金製造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該校黨委書記繆昌武說。

楊勁鬆告訴記者,該培訓基地面向智能化鈑金製造產業,聚焦智能製造,賦能產業轉型,融合職業院校行業協會、高科技企業資源,依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數字雙胞胎等新技術、新應用,是國內首個通過“政、行、企、校、研”聯合共建的職業教育“智能製造跨企業培訓中心”項目。

“通過‘政、行、企、校、研’聯合共建,可根據國家智能化鈑金製造行業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集團羣體優勢和組合效應,將校企協同育人、協同創新貫穿於職業教育培訓全過程,全面開展智能製造人才的多層次培養,不斷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實現產業鏈和教育鏈之間的優勢互補,增強服務企業、服務市場、服務社會的能力,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持續發展,打造出集團化的職業教育‘常州模式’。”繆昌武說。(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 訊 員 檀祝平 李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