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雪地之約

圖爲魏維正在使用電鋸進行跳臺塑形工作。   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巍巍長白,綿亙千里,雄奇瑰麗。

作爲歐亞大陸東緣最高山系長白山脈在廣袤的東北平原上拔地而起,直插天際。每逢冬日,來自大陸的凜冽寒風與源於大洋的豐沛水汽剛柔相濟,化作豐富的降雪,覆滿山谷。而坐擁長白山主峰主脈吉林省,因其緯度海拔氣溫溼度天時地利,成爲著名的“粉雪天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場地和配套設施更讓這裡成爲中國最負盛名的滑雪運動熱門目的地之一。    得益於優越的自然條件,吉林成爲中國開展冰雪運動最早的地區之一,更是我國冰雪競技運動發展的重點地區。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山城通化,是新中國滑雪運動的起點城市之一。這裡曾舉辦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滑雪比賽,誕生過新中國第一位滑雪冠軍單兆鑑,培養出中國首批冬奧選手樸東錫。有着65年曆史的新中國第一座高山雪場――金廠滑雪場,就坐落於此。

34歲的魏維來自通化,現在是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V-PARK地形公園主理人。從小便接觸滑雪運動併爲之着迷的魏維,在出國留學時選擇了雪場管理相關專業畢業回國後,他來到與家鄉通化“感覺”最爲相似的吉林市,與三名同伴一起走上了建設V-PARK地形公園之路。

經過四年的摸索和學習,V-PARK團隊逐漸探索出一條“本土化”之路,形成了一套更適合中國滑雪愛好者水平階段的公園建設理念,團隊成員也擴充到了如今的將近20人。    在滑雪產業熱度的帶動下,曾經習慣“貓冬”的東北鄉村正在改變這一延續千百年的傳統人們不再蟄伏於冰雪苦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紅火的“冰雪經濟”中。從“厭雪”到“盼雪”,讓“冬閒”變“冬忙”。摸着鼓起來的腰包,人們對冰雪也有了新的認識。冰雪正成爲農民冬季致富新路徑,吉林鄉村振興新引擎

北京冬奧會後首個雪季,隨着大衆滑雪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愛好者開始在滑雪公園中“飛天遁地”,體驗“飛躍冰雪”的新玩法。滑雪愛好者的年齡從最小的三四歲到最大的60歲,就連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大跳臺冠軍蘇翊鳴,也經常以“最強雪友”的身份前來玩耍。  “從熱愛開始,滑雪已經融入我的生命中,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建設更成熟、更好玩的地形公園,便是希望這份熱愛能夠延續,讓更多人體會到冰雪運動的樂趣。”魏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