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超難受!吃完飯別馬上坐下 醫曝1動作就能改善

錢政弘醫師分享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飯後散步能有效改善腹脹問題。(示意圖/達志影像)

不少人吃完飯後會有腹脹的困擾,近日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一篇有趣的醫學研究,內容指出散步可以誘發身體自律神經的反射,促進腸胃道收縮,有利於將體內的空氣排出,因此建議大家吃完飯後,不要馬上坐在椅子上,可以散步一下,不但能改善腸胃蠕動,還可以幫助消化。

錢政弘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說明,這項研究找來100名診斷爲「功能性腹脹」的病患,並將其分成吃藥的「對照組」和散步的「介入組」。對照組每天午餐和晚餐後,都須服用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介入組則藥在餐後散步10到15分鐘,且需達到手機計步1000步以上,而散步的姿勢也有規定,必須將雙手交叉在腰後並低頭步行。

除此之外,2組都建議要攝取奇異果、芝麻油、梅子等食物減少脹氣。實際執行1個月後發現,曖氣、放屁、飯後腹脹和腹痛的嚴重程度,對照組和散步組都有明顯改善,其中介入組在「飯後腹脹」的改善程度優於對照組,其他項目則無明顯差異。整體而言,這2組有7成病患認爲腸胃道狀況有所改善,程度相當。

錢政弘進一步解釋,爲何散步有助於改善腹脹?第一是因爲散步會誘發身體自律神經的反射,促進腸胃道收縮,增加內容物和空氣排出;第二是雙手交叉在腰後的動作,會施加壓力給胸椎和腹腔,有助於腸氣排出;第三,低頭的動作能減少在散步時吞入空氣的機率;第四則是因爲當人們預期餐後要散步時,就會主動減少食物攝取量,飯後腹脹的狀況自然會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