麩質過敏也能吃!米麪包「3大配方」公開:最難關鍵在18%

▲米吐司口感跟一般麪包不相上下。(圖/常常生活文創提供)

文/鍾憶明

用米穀粉作烘焙,最難做到的是需要延展塑形品項,其中又以米麪包絕對是最難的一種,如果要不添加修飾澱粉膠體泡打粉材料,更是難上加難。從白米制粉時的條件控制、選用的酵母種類、發酵程度的控制、到烘烤的條件……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我從中島由起子老師那裡學到米吐司的做法快兩年了,也常常做給家人吃,但仍然會失敗,即使到現在,我還是不敢說自己做米吐司做得很好。

米麪包大概有幾種做法:

1.米麥混和。

用一部分米穀粉取代配方里的麪粉,用以改變麪包的口感,添加的比例沒有一定,完全隨操作者的喜好而定。

2.純米穀粉加小麥蛋白

厲害的烘焙師可以把外觀和口感做得跟一般小麥麪包一樣,配方中小麥蛋白添加的比例通常會達18%以上,甚至高過麪粉的小麥蛋白含量

3.純米穀粉。

製作的難度最高,米穀粉澱粉損傷率要低於5%,以溼式氣流粉碎的米穀粉最適合。純米麪包配方若不添加膠體或他種澱粉,操作的難度非常高,成品口感跟小麥麪包很不一樣,試想如果用麪粉做湯圓,口感一定跟用圓糯米做的不一樣。

這裡要特別介紹「熟米粉」,也就是日本人說的「α化米穀粉」,「α化」指的是「預糊化」,已預糊化的米穀粉可以增加米穀粉跟水分結合力,讓烤出來的米麪包更溼潤表面不易有裂紋。過去還沒有熟米粉時,要用一部分的米穀粉加水煮成米糊,但這樣很難精確控制煮熟的程度跟米糊的含水量臺灣目前沒有生產同日本規格的α化米穀粉,所以我在市面上找了無添加的有機嬰兒米精來取代,效果也非常棒。

本文摘自《米穀粉的無麩質烘焙料理教科書》/鍾憶明(米穀粉達人)/常常生活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