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續挺烏 關切陸供俄軍民兩用產品

俄烏戰事屆滿2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二)24日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右一)、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左一)及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左二)共同發表聲明。(摘自烏克蘭總統府官網)

烏克蘭民衆24日紀念俄烏戰事兩週年,他們向死者獻花並哭泣,希望勝利,七國集團(G7)領導人同時保證只要需要就繼續支持烏克蘭。英國學者分析,美國拜登政府現在的戰略是維持烏克蘭的國防力量直到美國總統大選後,並希望在長期的消耗戰中削弱俄羅斯軍隊。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等人訪問基輔,透過視訊與其他G7各國領袖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會後發佈聯合聲明。聲明提到關切中國境內企業對俄運送軍民兩用原材料、武器零組件,以及軍工業生產設備。

另外,俄烏戰事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與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視察前線附近的指揮所,分析戰場情況並討論採取必要的進一步措施。

美國媒體CBS報導,烏克蘭人的情緒與2年前俄羅斯發動全面入侵以來的情況一樣低沉,烏克蘭軍隊急需彈藥,許多人覺得他們已經被盟國軍隊遺忘了。

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歐亞計劃的負責人利文(Anatol Lieven)在時代雜誌撰文指出,去年他在烏克蘭發現,許多烏克蘭人私下準備接受損失一些領土作爲和平的代價,如果烏克蘭無法贏回失去的領土或替代方案是成功希望渺茫的多年血腥戰爭。

文章指出,拜登政府警告,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烏克蘭的抵抗運動可能會在今年崩潰,這是完全正確的。但美國官員還需要認識到,即使這種援助繼續下去,現實上,明年或後年烏克蘭仍沒有全面勝利的機會。即使烏克蘭能夠增強軍力,俄羅斯也可以進一步深化防禦。

成功的和平進程無疑需要烏克蘭和西方做出一些痛苦的讓步,這種痛苦更多是情感上的而非實際的,最重要的是,無論今天和平協議多麼痛苦,如果戰爭持續、且烏克蘭戰敗,情況將更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