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實支險 金管會揮刀

國人過度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衍生「靠生病賺錢」的道德風險,金管會保險局將改革實支險,讓實支險迴歸「損害填補」原則。本報資料照片

民衆未來購買實支實付保單時要注意了!由於國人過度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形同「靠生病賺錢」,導致保險業實支險損失率攀升,金管會保險局將從兩大方向改革實支險,首先,民衆所獲理賠將以實際住院醫療等開銷支出爲限,另外是執行新的通報機制,讓業者清楚瞭解保戶的保單張數及覈保理賠狀況,爲讓實支險迴歸「損害填補」原則。

外界關切新制上路前恐引發現行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效應及下架潮。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天說,實支險的改革新制不溯及既往,不影響目前保戶既有實支險的理賠、也不影響保戶投保實支險的張數。至於上路時程,他說,金管會需檢視示範條款和商品設計法規、也需與產壽險公會做細節和配套措施,需深度討論後才能確定。

蔡火炎表示,對於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改革方向,未來將以損害填補原則作爲改革原則,現在的保單並沒有「損失分攤」的約定,新一代的實支實付商品必須朝這個方向調整,包括壽險公會給各公司發行保單所依據的「示範條款」,或商品設計的相關法規,保險局都會找公會一起研議、修改,相關細節也會由產壽險公會一起討論;此外,未來保險公司和客戶簽署的保單契約,也會清楚約定當保戶持有多張保單時,在業者之間損失分攤的部分如何進行。

舉例來說,甲保戶醫療費一萬元,甲買了A、B公司共兩張實支險,現況是可理賠兩萬元,未來落實「損害填補」原則,只能賠一萬元。至於A、B公司如何攤賠這一萬元?就需建立損失分攤機制,該機制配套是商品規格一致較易執行,未來業者推出「新實支險」做損失分攤約定後,如依保額做損失分攤,就可避免產生「靠生病賺錢」的道德風險。

此外,蔡火炎指出,未來覈保通報機制的重點將有所不同,目前業者間的通報機制,主要和其投保險種有關,也就是通報實支實付或日額險,未來通報時將進一步區分新、舊險種,讓業者在覈保時過濾恐出現損害「過度填補」的申請。

蔡火炎說,過去有業者已知保戶買了一堆實支險,卻又接受副本理賠,導致保戶過度投保,未來各公司需在覈保政策上做控管來避免。至於是否建立「共保機制」?他表示目前並未有此想法,對此尚無所悉。

臺灣在二○○七年起開放實支險可接受「副本」理賠,保戶可拿醫療單據影印的「副本」申請理賠,在業者競相銷售下,衍生十萬元醫療費可用副本向保險公司理賠上百萬元的亂象,二○一九年八月金管會宣佈,保戶買實支險最多隻能買六張(實支醫療險、實支意外險各三張)。

保險局並未打算變更每人限買三張的規定,但蔡火炎說,希望保險業間落實「損失分攤」機制,讓理賠迴歸「損害填補」的原則,同樣一筆醫療費用支出,若保戶有三張實支實付的保單,其有效保單給予的給付總額,不能超過當次醫療住院的實際費用支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