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園區聚落 林智堅首先解決「竹科人的問題」

新竹市長林智堅。(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翁嫆琄/臺北報導

擁有三高「高所得、高學歷及高出生率」的新竹市,人口平均年齡38歲,爲全臺最年輕。新竹市長林智堅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表示,新竹市有全臺重要的人才,也有最重要的研究重鎮,但過去新竹市府竹科關係宛如「平行線」,爲了改善雙方的互動模式,林智堅首先做的,就是「解決竹科人的問題」,事實上,讓不少竹科人困擾的正是交通,新竹市內部往竹科的道路大多都常塞車,上下班十分不便。

爲了改善行經竹科的交通情況,新竹市府提出「交通一二三」策略,首先,打通高峰路110巷,與明湖路243巷,減少明湖路居民園區,繞行食品路約8分鐘旅行時間;並透過智慧系統的建置、時制重整,縮短光復路的通行時間,同時,也提升警察見警率,在上下班的時間讓警察機動性勸離臨停車輛,改善光復路的壅塞情況。

而針對交通流量極大、1小時可有1800輛汽車進入的寶山路,市府透過調撥車道方式,平常來回各2個車道,上班時間改成進園區方向是3個車道,反方向爲1個車道,「這個調撥車道談了20年都沒有成功過!」林智堅坦言,即使他接任市長後,也花費了2年才完成,有些因素讓市府寸步難行,他花了不少時間和園區溝通,科管局的新局長王永壯跟他的心意相同,因此確定執行調撥車道,效果非常好。

▲新竹寶山路的調撥車道措施頗有成效。(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市府使用的第3個方式則是拓寬道路,林智堅指出,像大學路51巷很狹窄,車流量又大,附近的居民反而都不敢走那條路。但拓寬道路講了10幾年卻沒實行,主要是長時間來,市府認爲那條路周邊是私有地,徵收困難,但他上任後要求同仁盤整,才發現那邊根本全是公有地,結果只花3個月就完成拓寬;他也透露,高峰路拓寬也講了20年,他拜託里長議員和居民溝通,並瞭解民衆的疑慮,才讓事情順利進行;近期市府也着手進行光復路525巷的拓寬,將3.5公尺道路拓寬至7.5公尺,25日已完工。

雖然只是交通上的改變,但林智堅強調,這些改變,正是希望讓園區的人早上能有多點時間送孩子上課、下班也能有多點時間陪孩子吃飯。且透過交通問題的改善,讓市府跟園區、科管局都有緊密互動,也有良好信賴度,「正好是創造產業下一代可能的最好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