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拉松慘劇 救援者口述:組織方賽前檢查“業餘”

一場馬拉松賽,21名選手不幸喪生,震驚輿論。

5月23日上午10時許,隨着最後一名失聯者被找到,甘肅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事遇難者上升至21人。比賽遭遇低溫、狂風、冰雹、暴雨等一系列極端天氣,折損了樑晶黃關軍曹朋飛等多名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

在當天官方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甘肅省白銀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旭晨介紹,突發"災難性天氣"發生在5月22日的中午,位置大約在賽道的20公里至31公里處;事發時,短時間內出現了凍雨、冰雹、強風等惡劣天氣,氣溫也急劇降低。

張旭晨鞠躬致歉。他說:“作爲賽事主辦方,我們深感內疚和自責,並對遇難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深切慰問。”

新華社評論《新華熱評:一場慘劇聲聲警鐘!》就指出,這場慘劇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不斷引發社會的關注和追問:如此大規模的賽事,且非首屆舉辦,天氣預報爲何未能發揮預警作用?極端天氣突發時,舉辦方叫停比賽是否及時?在應對極端天氣問題上,賽事組織方有無應急預案、預案是否有效執行?這場賽事中不少參賽者來自低海拔地區,賽前有沒有做相關的健康檢測和適應性訓練?還有,運營賽事的企業是否資質完備?

目前,甘肅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這起公共安全事件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諸多疑問有待進一步解開。

而在今天,深圳衛視直新聞獨家採訪了參與救援跑友小山(化名),正是他所在的救援隊發現了樑晶的遺體。回憶事故發生和救援的過程,小山多次嘆氣並婉拒回憶更多細節。他也對這次事件提出了質疑。

以下文字根據小山口述整理。

丨很慘,沒辦法及時救援

“事件的報道你們都已經看了,基本上那樣子就是很慘。”小山在回憶救援過程時難掩嘆息,“當時一共有兩波救援隊,一波救援隊是從前面往後搜索,我們是從後面往前搜索的。”

黃河石林賽道最難的部分是從CP2(即第二打卡點)到CP3,兩打卡點間相隔8公里,全部爬坡路段,石頭與砂土混合路況,很多地方非常陡峭。

“(比賽時)突然天氣就變了,人很快就失溫了。失溫的話,可能在15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不能及時去救援的話,基本上就很危險了。”小山說,在山頂的時候,溫度就是兩三度,伴隨着四到五級的大風,他形容,吹在人身上跟刀子一樣。

小山解釋說,失溫的狀態下沒有辦法拿個人能力的高低去衡量,“因爲自己沒有辦法去調節溫度,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自主去控制。我也知道遇難了很多精英跑者,跑得慢的反而全部都生還了,精英跑者全部都殞沒在賽道里面了”。

“不是說組委會不去救人,而是沒辦法去及時去救援。因爲CP2到CP3是一路爬升,車子壓根就沒辦法上去,你只能是人工去搜救,而且當時人工救援的難度也相當大。”小山做了一個對比,“比如咱們平常負重去救援的話,一小時咱們走慢一點大概10分鐘,但是你爬行一公里的話可能就得半個小時,救援難度很大。”

小山說自己跟樑晶交集不多,但樑晶是圈內知名的“樑神”。他沒有透露過多發現樑晶時的細節,“他的遺體是我們找到的,他的情況我們就不說了,對逝者也是一個尊重吧”。

丨天氣多變,賽前檢查業餘

“我們這邊天氣真的沒有辦法預判。現在晴空萬里,可能一個小時之後就颳風下雨、下冰雹都有可能的。”小山描述當地氣候時說,“我們這個地方就是特別神奇,因爲我們這個地方天氣因素特別不穩定。大部分時候不提前預警,因爲你沒辦法去控制。即使天氣預報說明天五到六級的大風,在海拔2700米的山上,那個風颳的雨就是冰碴子、冰刀。”

“說誇張點的話,瞬間可以把人凍住的。”他形容。

小山參加過前幾屆的比賽,他介紹說CP3是在山頂,賽前的話組委會就告訴參賽者CP3沒有任何補充點,只有打卡點。“沒有補給點,因爲在山頂的話所有的補給都是運不上去的,是這麼個事情。”小山解釋說。

據小山在現場的觀察,基於之前的賽事經驗,再加上已經是五月底,當地已經入夏,主辦方沒有把衝鋒衣等防寒設備列入強制裝備,而是作爲建議裝備寫進了賽事手冊,且賽前沒有檢查。

“今年強制裝備賽前的話,我真沒有見組委會配合工作人員去檢查強制裝備,包括打開GPS位置,沒有工作人員參與這方面的檢查。”小山對這一疏忽表示了質疑,“根據比賽的經驗,賽前強制裝備,這是必須要檢查的是吧?賽前不檢查強制裝備,你說他業餘或者不業餘?可能前幾屆比賽辦得比較順吧。”

小山說,自然災害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但人爲可能也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組委會沒有過多去考慮天氣的問題,“21條生命,這不是說你責任的問題。對吧?21條鮮活的生命就沒了,你說他有責任或者沒責任?”

小山回憶說,其實早在5月初,烏蒙山超級越野賽中就有一位跑者,由於比賽中出現失溫乃至幻覺,加上“搶救過程中由於山體塌方耽誤最佳搶救時間”,最終不幸離世,與烏蒙山相比,這次比賽的救援難度更大。

小山的朋友也因爲極端天氣意外身亡,在採訪中他更多歸因爲“天災”,但他同時指出,一定要吸取教訓

“建議多吸取包括國內一些大賽的經驗,他們可能就說是閉門造車,感覺自己這樣做挺好的,不去學習一些好的經驗,不能說唯一能吸引人的噱頭就是我們再給你1600塊錢,是吧?”

作者:王嘉,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