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是皮膚癬 別傻傻分不清 醫囑:多曬太陽

一般人常會乾癬與癬混淆,皮膚癬是由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常出現小水泡,在悶熱潮溼的天氣特別容易感染,常見的如香港腳灰指甲,但較容易治療,只要鞋子輪替穿、保持患部乾爽、多曬太陽殺菌,即可改善症狀醫師鄭愛蓮表示,乾癬則是免疫反應失調所致,不具傳染性,通常與遺傳有關發作紅腫、脫屑,病竈處會有一層又厚又硬的皮,因此乾癬又稱牛皮癬」或「銀屑病」。

中醫師表示,乾癬是免疫反應失調所致,不具傳染性,通常與遺傳有關。此爲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一般人常會把乾癬與癬混淆,其實兩者致病原因不同。(圖/NOW健康提供)

鄭愛蓮進一步解釋,乾癬常分佈於頭皮腹部、背部、四肢關節處,嚴重者甚至會關節腫痛患者的皮膚會增生,造成一搔抓就皮屑滿地現象,因此常給人觀感不佳,進而影響自信心,療程通常以「年」來計算,需要極大的耐心。

「中醫治療乾癬,有一定的規律。」鄭愛蓮指出,乾癬患者通常轉介中醫時,都已有1至2年的病史,已使用過西藥類固醇治療,尤其像上述患者,因乾癬病史久,嘗試過各式西醫療法,故病症變得較爲複雜,治療更棘手。中醫治療時一定會先經歷反彈期,此時症狀會加劇,患者務必要耐心撐過,之後病情就會慢慢好轉。

愛蓮說明,中醫用藥主要以調理肝氣,再加以藥性清、溫之用藥,如:三黃、茯苓、白茯,來健脾利溼,促進代謝。此外,由於乾癬患者的皮膚乾燥,故會選用質地較油的外抹中藥膏,清熱解毒,能幫助止癢。

曾有1位病人Henry(化名),乾癬病史長達10年之久,過去都以西醫治療,也使用過生物製劑治療2年,卻不見成效,後來轉由中醫治療,聽從醫師遵囑,爲了多曬太陽,不惜從臺北搬至南部居住,每半個月回診拿藥1次,如此持續治療3年,病情終獲大幅改善。

鄭愛蓮提醒,乾癬症狀通常在夏季會改善,因此建議患者要多曬太陽、多運動出汗,才能幫助體內代謝。飲食方面豬肉雞肉爲主,病情改善後可酌量食用牛、羊、海鮮,但切忌螃蟹飲酒。也要減少抽菸及糖份攝取,不熬夜,儘量在12點前上牀睡覺,並適時紓壓,壓力也有可能會引發乾癬的潛在因子

更多NOW健康報導